第1167章 定計宣傳(第2/3頁)

“唉,這片要是能得奧斯卡可就好了!”陸羽說話間心有不甘,“要是能得奧斯卡,我能弄一個月的熱搜!”

“哪有那種好事啊?”楚垣夕長嘆一聲,他何嘗不希望直接拿下奧斯卡呢?哪怕是動畫獎項,哪怕影片是好萊塢出品,對他的所有計劃也都構成巨大的正面buff。而現在就差了一丟丟,牛不能吹的太滿,熱搜也不能做的太high,否則適得其反,等《我服了》上映的時候形成反面效果得不償失。

只有聲叔沒精力慨嘆,甲乙兩個方案裏他都有大量工作要做,還好《我服了》跑路演不需要他,否則還真不好分身。

“咱們要不要跟馬略商量一下?”聲叔沉思半晌之後問。

“啊?這還需要商量?”陸羽沒能Get到聲叔的頻道,心說這兩個炒作方案對馬略的人氣都有很大的促進,這好事還需要商量嗎?

“還是需要的。”聲叔沉聲說:“咱們覺得很好的事情,創作者未必覺得好,還有可能覺得窩囊呢。”

“我也是創作者啊……至少曾經是。”陸羽心說叔兒這是啥意思?把我開除出創作者的隊伍了?我也是堂堂的公眾號爆文寫手好嗎?

“我覺得聲叔說的有道理。”

楚垣夕倒不是特別在意創作者的感受,但是不希望這個時間長達兩個月,龐大的炒作活動中出現不確定因素。做活動和做投資一樣,最好就是按照既定路線一條道走到底,獲取一個預期中的收益即可。變量的出現就算有可能帶來正面效果,做計劃的時候也應該盡量排除。

然後他親自找到馬略,告訴馬略《羅馬之敵》可能要上奧斯卡,對奧斯卡來說上提名也是上。

還沒等馬略醞釀情緒,就看到楚垣夕開始撓鼻子。熟讀武俠小說的他,對這個動作有著超乎尋常的敏感,只聽楚垣夕說:“公司需要你配合著做一些事情。”

見馬略一副洗耳恭聽的樣子,楚垣夕接著說:“對咱們公司來說,電影的重點是《我服了》而不是《羅馬之敵》。我不是說《羅馬之敵》的電影不重要,而是分一個優先級。”

馬略心說分優先級也是《羅馬之敵》重要啊喂!票房雖然不跟給咱們一分錢,但是咱手遊和VR可是一直憋著上呢,為了VR,好幾支團隊都拼成什麽樣了?電影大爆對巴人集團那是多麽好的事情啊!

然而楚垣夕這麽定性了,他也只能點頭。

“所以我和聲叔還有陸羽商量了一下,決定等到奧斯卡提名名單出來之後,把兩個電影捆綁宣傳,上一些節目,網絡節目和電視節目都有,做一些訪談,參加一些論壇之類的。公關稿陸羽那邊寫,你和聲叔負責露臉,你看行嗎?”

“嘶……”馬略當然不怕拋頭露面,作家嘛,這種出風頭的事情難得輪上一回。但是看楚垣夕這個意思,話中有話啊!

因此他小心翼翼的問:“需要我做什麽?”

“其實也沒什麽大不了的,就是給聲叔當個綠葉,捆綁宣傳嘛,咱們主要還是要靠《羅馬之敵》上奧斯卡這個事情來炒作《我服了》。”

馬略心說這叫捆綁嗎?這特麽叫本末倒置好嗎?誠然《我服了》是巴人集團精心打造的第一款院線電影,有舉足輕重的意義,但是《羅馬之敵》那可是能創造最少幾十億利潤的項目啊!

他來到巴人已經一年多了,看過風風雨雨,看過熱熱鬧鬧,連巴人遊戲高達340億的並購都瞧見了,算是見過大風大浪,絲毫不懷疑一旦巴人火力全開,《羅馬之敵》能從玩家們的兜裏掏出幾十億的現金出來。

按說楚垣夕沒道理不清楚啊,否則他為什麽要指揮木璉去南方建廠造頭盔呢?他最近從小康那邊百忙之中抽出時間頻繁到巴人這邊核對《羅馬之敵》的外網買量方案和營銷口徑幹什麽的?宣發可是箭在弦上啊!

這戰略意義不比《我服了》大多了?

然而,作為創作者,雖然想不通,而且需要甘當綠葉,但是馬略表示完全理解。如果把它理解為小說橋段,這種故事他自己就寫過,叫做理解的執行,不理解的在執行中加深理解……

其實,如果他多問兩句的話,楚垣夕會告訴他票補的事情。《羅馬之敵》是進多少錢的問題,而《我服了》是出多少錢的問題,人的心理就是這樣,同樣數量的錢,賺到的喜悅總是小於失去的痛心。

而且,反正這個票補方案是沒法隱瞞的,康黎要去接觸各個院線求排片,酒桌上面票補方案一定要說,康黎的工作是怎麽讓人不要當成吹牛逼。不過這個工作也好做,他可以拿出小康未上線版本的APP,給人家看小康已經開發出來的票根驗證系統。系統總不會有假。

很快時間來到聖誕節,說實話楚垣夕還是有點擔心的。票房這種事,很多時候要看卦象,特別是夢工廠的票房一向都是一言難盡,叫好的片子很多,但是並不都叫座。就拿2019年十一档在國朝上映的《雪人奇緣》來說,全球票房一共才1.76億$,國內才堪堪破掉一億¥,但是在夢工廠來說已經算是相當不俗的成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