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6章 股權並購(第2/4頁)

因為很多人不信……不信就不會嚇死,正如不檢測就不會確診一樣。

楚垣夕心說要是納斯達克的人說中概股數據不可信也就算了,你們這些濃眉大眼的有什麽臉不信?於是發朋友圈:不就是漲到了500多萬的DAU嘛?不就是小康開始向外銷售雲資源了嗎?不就是門店的日銷售恢復到春節期間的水平了嘛?有什麽大不了的?都坐下,基操勿6。

其中向外銷售的雲資源還是傳統資源,從數據中心分離出來的,小康區塊雲聚合的算力小康自用,暫時不往外賣。

這樣一來銷售人員腰杆就挺直了,而且不用每天早晨起來先在公司裏跳一段,然後喊口號,然後表忠心。擺脫了傳統銷售藝能三連擊的銷售人員據說是沒有靈魂的,但楚垣夕感覺賣的還行。

總之,聽說很多人都在等著小康出具新一季度的財報。仔細想想,倒是也難怪,500萬DAU是什麽概念?對移動互聯網企業來說,那就是幾乎已經成功了,再運營一段時間積累數據,光做網貸都能賺大錢的水平。

去年公孫老師的子彈短信要是能有500萬真實日活,也不會華麗變身為帶貨直播賺大錢還債。

當然,這個評判標準不包括企鵝旗下的APP。比如說微視,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產品幾度接近夭折,數據令管理層動搖,差一點點揮淚斬馬謖,從18年重啟算起用了一年半以上的時間才熬到500萬日活。

小康一個名義上不幹移動互聯網的,搞了500萬日活?就靠個健康幣網賺功能?騙鬼啊?網賺類APP那麽多,都沒你這麽牛,讓微視情何以堪?論補貼用戶,微視撒出去的幣肯定高於小康,在撒幣這件事上什麽抖音快手之流根本不夠看的,只有微視最真誠。

另有一些人在問小康到底在幹什麽?為什麽最近上了一堆看起來像是社交的功能?沒聽說你做融資路演的時候講過做社交啊。

楚垣夕反問:你們是不是瞎啊?我們春節過後就給有關部門提供了社區管控APP了,啟動頁面上那麽大的“小康生活提供”,你們看不到嗎?這種問題為什麽現在才問?這是為了方便用戶,增加我們便利店和用戶之間的粘性做的功能,有什麽可大驚小怪的?

其實六月份還有一個工作要做,就是楚垣夕打算給伊麗莎白組織一次注資。這件事伊麗莎白肯定是歡迎的,因為意味著提前解綁,但前提是她要做出一定的成績,打出一定的規模,否則不好找錢。

所謂組織注資,當然是找到外面的資金,如果她本人能找到合適的錢也可以,就算東南亞本地的財團也無所謂,楚垣夕都持開放的態度,就怕她找不到。

所以歸根到底還是要看她幹的如何。

楚垣夕雖然不方便過去看看,但是看財報還也可以了解一隅,結果發現伊麗莎白還挺保守的,真的是按照小康去年先開十家旗艦店打根基的方式在推,只不過單車換成了電動滑板車,數據中規中矩。

要知道雖然伊麗莎白做過小康的總裁助理,但是能夠學到精髓也是不容易的,換言之他是做過伊麗莎白失敗的心理準備的。創業本身就是1%成功99%失敗的事情,沒有任何理由不允許失敗。

所以伊麗莎白選擇穩健策,雖然有點讓楚垣夕意外,以為她會激進一點點,但是也不是不行。只是為她組織注資大概就得往後稍稍了。

何況也不是很順利,楚垣夕問了問趙燭江的意願,答案是沒有意願。連關系比較不錯的老趙,而且同樣是開拓海外業務,都沒有意願,再把詢價範圍擴大,可能會適得其反。

然而,一個產品怎麽定性,不是制作者說了算了,也不是圍觀者,而是用戶。所以裏程碑6的社交功能上線,必然會引起有心人的注意,這是沒法隱瞞的,瞞也瞞不了太久。

即便如此楚垣夕仍然有心思去《我服了》劇組探班。不探班是不可能的,小康的推廣要是一切順利,這個劇的作用就不會那麽大,也就是錦上添花,但小康的推廣要是不順利,它就是絕地翻盤的大招。

要攢大招,就需要認真的做前搖動作,不可能當甩手掌櫃的,就算不去劇組,聲叔在公司的時候也得匯報。

結果有一天楚垣夕過去聽取匯報的時候,發現聲叔正在跟別人開電話會議。楚垣夕聽了一耳朵,原來是另一家影視公司的項目負責人在向聲叔請教都市職場劇,看起來是巴人拍攝《我服了》的連帶效應。

只聽聲叔說:“注意,我們不是拍國產職場劇。”

“你現在拍的那個不是職場劇嗎?”

“是職場劇,不是國產職場劇。”

對面的人聽出來了:“等下,黃哥你這話裏有話啊。為啥加上‘國產’就不一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