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3章 人才之憂(第2/3頁)

因此當楚垣夕決定開始做部署的時候,其實對他來說只是操作一下賬戶的事,外加發封郵件。但裏程碑5的開啟要費不少心思,因為能做的事情不多。

這個裏程碑多災多難,楚垣夕每次想起來就皺眉頭,眉毛都變得稀疏了,從節後復工起就開始delay,別人拖的起,他自己拖不起,必須強行開始。

但是按照原計劃,裏程碑5按順序有幾件大事,先推動粵東省兩大主城的拓店,也就是復刻小康帝都裏程碑4的過程,並且開始大量投放單車。然後才是開始品質生活計劃的第一步,確定代工和產品。最後,在裏程碑的後段,拿出潛伏版小康社交,準備和裏程碑6進行接力。

但現在拓店和單車都不可取,雖然最近共享單車的騎行數據有所恢復,但是要投單車得先開始鋪店,把地盤圈起來才能投。可實際情況是連招聘新店員進行培訓都困難。

而小康現在上繳了社區管控應用,其中已經包含了一部分潛伏版的社交功能,因此立刻開始推自己的功能,意義不大,特別是這個版本裏沒有明確的社交,只有帶有社交屬性的功能。

還有上線價值的,無非就是用戶之間以健康幣為等價物進行有償送貨之類的委托操作,以及小區二手貨交易。這些在潛伏版社交中都有對應的玩法,發揮出門店的中心作用,比如二手貨通過線上擺攤確定交易之後由賣家直接送到店裏,買家自提等等,既能激發社交又能刺激貨幣循環,但是也都會造成直接接觸,目前肯定吃不開,提都沒法提。

所以只能優先推進品質生活計劃。品質生活未來會是一個涵蓋許多產品許多個SKU的大型計劃,但是萬事開頭難,一開始肯定只上幾個款。

現在楚垣夕要頭疼的問題是,既然別的都幹不了,那品質生活要不要提速。原計劃中首先建立的是這個品牌,然後整合的是供應鏈,就像三大零食電商那樣,主要靠供應鏈貼牌做OEM代工,最後才是建立自己的廠子和生產線,解決其中一部分產品的自給自足。

換言之第一步是找代工並且監控質量。

但現在楚垣夕要不是因為缺人,肯定選擇跳過這步,直接建廠,理由並不是現在建廠便宜,資產價格低,而是梳理供應鏈難,找代工費勁。這也是這個裏程碑一直delay著的原因之一。

代工廠缺的是復工,楚垣夕缺的是食品飲料領域的專家,想到專家,他就想到段陸庭,然後順手發過一個微信:“你們交易完成了沒?美多什麽時候能完成對你們的整合?”

段陸庭很快回信:“怎麽也得一個月吧?我還真沒關心,但是總不可能昨天收購今天就把我家親戚都趕走啊。”

此時楚垣夕當然已經知道天鮮配被並購已經十多天了,是跟小康復工前後腳簽的約,因此說:“不見得,要是阿裏來收購,就你們的規模,一個星期都不用就把你們整合完了。可見美多還是不靈啊,你們簽並購有沒約定多久完成整合?”

段陸庭又是半天沒吱聲,似乎又去查合同了。楚垣夕心說您到底成不成啊?這特麽不應該記在腦子裏每天看日歷的嗎?

但是也有可能是他家族中其它的人去做的談判,家族企業一切不合理的地方都能找到合理性,所以也沒什麽可說的。

想到這裏,楚垣夕腦子裏突然冒出一個想法,要不要,跟美多的高層做一次會面?還是耐心的等待對方完成整合,然後自己再檢漏?

當然,小康並不是完全指望這批人,裏程碑5的開啟意味著招聘的開啟,之前的不擴張只是臨時的,進入新的裏程碑肯定是招人先行。只是目前展開正常的社會招聘比較有難度罷了。

換成正常狀態,專家還是比較容易找的,因為小康初期要的不多。品質生活主要集火的是高糖人群,這個群體不但對價格容忍度高,而且要求也比較另類,健康是第一位的,味道則不是,飲料比白水稍微有點味兒就行,食品亦然,不需要多麽美味可口,在保證健康的前提下能提供一點口感就是非常好的選項了。

按原世界的節奏,初期只需要在面包、酸奶和飲料這三個大類裏把“性價比”做出來,足以一炮打響。可惜就是因為容易找,所以楚垣夕原世界根本就沒親手操作這個環節,現在也不知道當初那些專家都跑哪去了,沒辦法復原。

所以,還是得求助萬能的投資者,幫著尋找合適的資源,人力資源也是資源。楚垣夕當初把住了巴人的股權基本沒有向外分發正是因為沒有太多可求助的地方,一眼望去有需求的點,鄭德都能奶住,或者內部挖潛也行。同樣,上趕著把小康的A輪份額散出去,正是因為小康的結構比巴人復雜的多,需要奶的地方也特別多,單靠鄭德能把袁敬累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