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5章 另類的投資意願(第2/3頁)

楚垣夕還真沒想到投資者裏居然隱藏了這麽一個人力資源小能手,這位濮明易要是有真才實學,回國直接加入初創團隊當CTO應該是富富有余,他的履歷非常紮實,有過其它類似企業的研發經歷,在Spatial任職的是高級架構師。

要知道高級架構師擱過去工廠裏基本相當於副總工程師的角色了,負責澄清細節和技術實現,那肯定是沒法濫竽充數的。小康的VR項目還沒開始開發,但馬上就要開始了,這個人來的正是時機。

原本這種情況應該是要倒屐相迎的,換成另外的技術領域的同類履歷可能還不至於,但是VR人才確實太稀缺了,結果人家反而說是雖然有顧女士的推薦但是還想了解一下小康這家公司。店面人家已經看到了,APP也下載下來用過了,可以說有個表觀的印象,因此更關心內在。

這個招聘,按道理當然是應該叫上CTO周鳴鈞一起的了,因為周鳴鈞的本行就是VR,當年是從上周科技跳槽過來的。但是楚垣夕眉頭一皺,想到了他當年差點把曹翔給拒掉的事情,周鳴鈞一個人負責好幾個團隊兢兢業業不容易,可別因為這種事情鬧了分生。

所以楚垣夕幹脆沒叫任何技術人士,因為他們都很忙嘛!

另外四個管理崗無一例外都是市場和運營崗,因為小康下半年是肯定需要開始任命其它大區的經理了,那麽現在就得提前補充人才,然後再看誰更合適。目前負責單車管控的羅榮處在杆位上。

結果四個管理崗的面試都沒什麽大問題,楚垣夕本身就是運營一流,親自面幾個市場和運營簡直不要太輕松。另一位小字輩的VR攻城獅本身就是通過周鳴鈞推薦過來的,更不存在技術問題。然而濮明易對於楚垣夕給他擬定的崗位不滿:“我就做一個組長?相當於項目經理?”

楚垣夕都忘記上一次應聘者說話這麽直是什麽時候,心說您這是在米國培養出來的工作作風?

視頻裏,他尷尬的撓了撓頭:“小康的層級非常少,研發線那邊,項目經理上面就是CTO了。未來倒是可以成立一些研究院之類的組織架構,然後任命院長,但是現在肯定沒心思搞那些個事情啊。”

對面半天沒說話,楚垣夕覺得可能是在斟酌小康的CTO到底何如人也,是否比自己牛逼之類的?問題是誰更牛都沒有影響,換CTO肯定不是因為他不夠牛了。

濮明易也是三十多歲,微胖界男士一枚,看面相白白凈凈的應該是明事理的,就算在米國養成良好的工作習慣,最低限度的辦公室文化總應該懂吧?

CTO不如後來加入公司的人牛逼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就跟初創公司的第一批碼農通常拿著比較好的期權寫著比較糟糕的代碼一樣,這種現象的存在正說明公司越辦越好了。

唯才是舉可以體現在期權價值上,但CTO肯定不宜輕易換人,這個崗位還是有些特殊的,影響公司的穩定,如果要換一定是有非換不可的理由。有些初創公司內部撕逼到散夥的地步,CTO和CEO互相往死裏撕,最後每人承擔一部分無限連帶責任,CTO的頭銜都沒有變化,就是這個原因。

特別是在周鳴鈞工作勤勉並無任何過錯的情況下,就算此時面試的是曹翔,同時小康的CSO已經被別人占上了,沒有合適的位子,楚垣夕也不可能把周鳴鈞替換下去,何況是不如曹翔的人。反正比履歷的話曹翔肯定秒殺濮明易,曹翔發的論文濮明易這輩子應該是沒機會發了。

在楚垣夕思考的時候對面似乎也完成了心理上的準備,擡頭說:“您剛才介紹的OKR制度我比較欣賞,但是崗位不能滿足我的預期,我對自己職業規劃還是挺謹慎的,回國不能從項目經理幹起,那還不如繼續留在灣區算了。”

楚垣夕聽了之後十分肯定的點頭,因為這種情況確實常見。此時最適合濮明易的其實正是效仿諸多走在前面的創業者,由他這種技術人士出面,親自拉起團隊,然後從零開始進行創業。這樣才能最大化的體現出他的價值,不是這個時刻體現,而是在創業的過程中體現。

而且楚垣夕還真是挺看好他實現價值的。國內VR行業實在是比荒漠強一點的水平,跟國際領先的企業差距還是挺大的。但是可以追,差的是整個行業的人才數量和優秀企業數量,或者說差的是氛圍和土壤,並不是技術上有什麽鴻溝。

這種情況下就相當於2009年的國內智能手機行業,以做方案整合商為目標,技術上沒有鴻溝。那缺什麽?缺一個雷布斯啊。

雷布斯本人是神級碼農,技術上就算本人不行,至少能找到人,應該是夠用了。然後是組盤能力,以雷布斯的咖位和人脈,組盤同樣小case,因此小米沒費什麽勁就冒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