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5章 雲面試(第3/3頁)

不過即使在這個時間,楚垣夕也絲毫沒有把梁可年直接無腦招過來然後給予高薪的想法,用這種方式回報老梁雖然最容易但並不在他的選項列表中。

因此楚垣夕聽老梁這麽說完,立刻給他踩刹車:“哎哎哎,梁教授去不去小康跟這個可沒任何關系啊,有能力有意願,缺一不可。”

“嘿,這還嫌棄上我了?”老梁那個老花鏡在屏幕裏反著光看不到眼神,但是看動作是氣定神閑,“我這兒子,雖然眼光不太行,但是能耐還是可以的,不然也不能師資博士後都能改成副研。”

“是特聘的副研。”楚垣夕補充,雖然他毛都不懂,但是肯定知道特聘和不特聘必定存在差距,特別是,老梁剛才還提了“違約金”這個詞,就更容易聯想了。

果然,老梁囂張的氣焰為之一滯,說了聲:“咳,反正你們談吧。”然後消失不見。

結果沒想到等到梁可年再開口,居然主動說起了這個師資博士後,然後楚垣夕才知道是還有如此坑爹的制度。

首先博士後是什麽?博士後並不是學位,也不是職級,而是一個工作職務,是具備博士學歷但還不具備獨立獲取項目的資質和能力的青年科學工作者們暫時棲身的一個靈活的崗位。即使已經是副教授的科研工作者也可以去別的博士後流動站“入站”做課題,當然這比較少見。

正常的科研人員在研究生階段以及畢業之後可以通過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的路徑晉升,但是考慮到實踐,通常是在老板的羽翼之下成長,通過老板巨大的承接面分潤課題和項目,以及經費。

但是如果在成長起來之前發現老板的課題方向全都不是自己感興趣的,或者想要改弦易幟,就會失去拿項目的來源,在原先所屬的科研單位要編制更難。這個時候就需要通過博士後崗位進行過渡,去另一個科研機構入站,做自己願意做的課題。

然鵝,師資博士後則不然,是高校想找老師但是沒編制的時候行使的權宜之策,借用博士後指標,招來的博士後不從事研究,而是從事教學工作。

而它坑爹的地方在於,學界的規則和社會上不一樣,雖然也簽合同,但是承諾編制是不可能寫進合同的,只能寫“通過審核給予編制”,而違約金之類卻必然要寫明數量,因為博士後也是有待遇的。

因此,給編制的條件,高校可以隨時變,口頭承諾沒有任何意義。更坑的是待遇也會變,但合同裏寫好的違約金不會。

最坑的是教的課。說到教課梁可年可以苦笑一整年,像馮林的總裁班這種野雞班還算好的呢,他一個研究區域經濟的,居然還教過政府審計這門課,什麽臟活累活本校老師不願意教的都懟給師資博士後。

楚垣夕一聽就懂了,政府審計不在政府裏幹個幾年是不可能掌握的,屬於非企業審計,跟普通審計學的差距就像文科和理科一樣大。要不然老梁能滿身都是糟點麽?

不過這都能讓梁可年給爭取到特聘副研究員的title,雖然還是沒有編制所以叫特聘,但是待遇總歸是比師資博士後的時候好多了。

間或,楚垣夕也介紹一下巴人和小康的事情,而且明顯比一開始放的開。老梁這個兒子,就算最終不聘過來,至少是個靠譜的人,某些不是機密的事情完全可以聊一聊。而且也不用具現在小康,如果他真的來做顧問,雖然主要是顧小康的問,但是巴人的業務肯定也要了解,不然沒法配合。

等他說完巴人的孵化和DKP制度以及小康的OKR任務制度之後,梁可年脫口而出說:“這不就是3M的15%法則麽?”

楚垣夕略一尋思,倒是確實有點像,神似。

3M在今年春節期間肯定名聲鵲起了,是個米國大廠,不但是口罩大品牌,還生產非常多品類的產品,工業品、消費品、電子產品等等,妥妥的世界頂級制造商。

他們有個規定,研發員工不論身份,可以拿出15%的工作時間來研究自己感興趣的東西,什麽都可以,不一定非得向公司產品線靠攏。並且通過這類研究確定可行性之後,公司不但給予資金支持,更關鍵的是允許來自不同部門和項目組的成員們靈活的跳出原項目組,讓這些志同道合的人結合成新的產品培育組。

楚垣夕可是知道最後這條有多難,因為如果是出色的員工,“原項目組”的組長肯定不樂意,肯定是百般阻撓。這種允諾的“靈活”,難點不在於找到願意幹的人,而在於保證他們能夠自由結合,以及保證他們失敗之後還能回到原來的崗位或者在公司內找到其他合適的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