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6章 喂喂,你們千萬不要上頭啊喂(第2/3頁)

盈利可是大事,PPT並不是創業最核心的競爭力,盈利才是。這讓他想起來怪獸之前剛剛融到五個億這件事。這年頭能融到5個億可不簡單,資本都變得雞賊了很多,不見兔子不撒鷹,肯投五個億,那一定是好買賣。

這就讓楚垣夕不得不慎重的賣點力氣做調研,這也是他平時的基本功之一,每天都有各種調研的需求必須親自做,而不只是看分析報告,那樣很可能會錯過某些關鍵點。

比如說這個行業裏有個怪胎叫黃團。2017年的時候黃團就入局過一次,但是發現不對勁馬上止損。結果年底這陣黃團又開始叫囂重新入局共享充電寶,這也是引起楚垣夕注意到這個行業的另外一個原因,結果幹打雷不下雨。

不過這肯定是一個潛在的危險。要知道以黃團的品牌和運營能力,以點評對於各路商家特別是餐飲商家卡脖子一樣的威懾力,真要玩點什麽花樣,賽道上的玩家都得哇的一聲哭出來。共享充電寶最具效率的使用場景就是餐廳,激活頻次和使用時長都是頭部。醫院場景雖然數據更好,然而絕對數量太少。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便利店這種對黃團沒有任何依賴性而且具備大量線下點位的體系就成了共享充電寶眼中的香餑餑。

可惜的是新式連鎖便利店企業也都不是什麽馬大哈,肯定要算經濟賬的,如果盈利前景好,為什麽不自己做呢?當然,算賬的基礎是正宗共享充電寶企業充分教育市場,提升客單價之後的事情,因為在一元每小時的時代,共享充電寶是虧錢的,只有用戶接受二元每小時才能來到盈虧平衡線的上邊。

提價,當然是共享經濟最直接的翻盤利器,要不然各個共享單車品牌這半年來也不會紛紛提價。可惜就是充電寶在合適的場景中是剛需,是不可替代的,但單車不是,提價之後用戶覺得肉疼,實在不行還可以走著走。所以共享單車貴為新四大發明之一,只能坐看共享充電寶這個共享家族的小兄弟率先撞線,成為家族中第一個賺錢的。

結果共享充電寶企業教育完市場,一轉臉新式便利店企業紛紛準備就餐。

於是楚垣夕自己算了一筆賬,發現小康自己幹的話,有個核心邏輯不見得能跑通。那就是,一個充電寶機櫃在合適的場景中,毛利潤大概是一個月1200左右,成本不到5000塊,4個月就能回本。但便利店並不是最合適的場景,遠不如餐廳,每個月的毛利能到多少不知道,如果低於600就很難盈利了,因為設備也是要折舊的,會產生費用。

而且自己做,生產環節有很多問題是外行人不具備能力的,特別是充電寶本身就有各種爆炸的歷史,出了問題比一般產品更致命。

所以最終楚垣夕還是決定按兵不動,既不引進共享充電寶企業,也不急於推出自己的會員卡會員服務,因為他沒經驗。

不但沒經驗,而且也沒跑過,更不想做小範圍測試。因為小康的門店分布位置各異,做小範圍測試很難說測試抽樣能夠代表小康的全體盈利狀態。

而小康是肯定要追求標準化的,按照大區劃片可以有差異,但是不可能同一座城市中,有的店能盈利於是提供這項服務,有的店不盈利就給撤掉,那就不像話了。

其實按小康的原計劃,在會員卡會員推廣出現阻力的時候需要一些補救措施,也就是增加福利,會員卡會員免費充電就是其中之一。但是因為成本不低所以暫時不上馬,要上馬也是裏程碑7開始之後。

不過即使如此,加入共享充電寶的戰鬥對有能力的人來說並不是什麽坑爹的事情,因為他鼓勵的創業並不是讓杜立去做依賴小康的生意,並不是像甘新買菜那樣,以跟小康對接為基準線,那就沒勁了。

杜立出去創業,肯定是走正常創企的路子,去血拼高利潤的點位,血拼各路大小餐飲店和商場,發展代理模式等等,這才是走地面的英雄們應該幹的事情。這也是資本重新開始青睞這條賽道的原因。

所以楚垣夕最終決定不做任何進一步的說明了,上頭就上頭吧。他唯一做出的暗示是,自己不會投私人的錢參與這個創業項目。

於是本次年會在勝利的氣氛中結束,不但杜立決定幹,就連於晴也不提司法考試的事情了,決定直接上車!

當然八百萬也仍舊低了點,所以效仿孵化模式,實際出資是2000萬,巴人占股1200萬,另800萬是DKP對價。

這個模式和前面三個孵化完全不同,因為沒有對創始人團的估值,出資份額就是占股比例。這是因為杜立和於晴沒有任何價值可資體現,至少目前沒有,所以簽署的是激勵協議,未來他們幹的好,得到的激勵也多,然後等到占股超過巴人的目標,從而實際上掌控這家新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