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9章 繞行西湖(第2/3頁)

不過那個時候,小康最不缺的應該就是人力。

很快列車來到西湖市,楚垣夕按計劃繞了一下來到濱江園區,直接登門挖人不合適,就在園區裏找個咖啡館吧。

這次楚垣夕親自上門主要想招的有三個崗位,一個CPO,一個CMO,還有一個商業智能方面的總監。

首席產品官CPO和首席市場官CMO其實還好,雖然也都是高端人士,但是國內充分的商業體系和市場環境下,培育出水準以上的產品和市場人才不計其數。

而在今日的寒冬中,賦閑的高端人才當然也不會太少就是了。只不過其中的大多數並不是直接和小康對口的,行業和細分賽道沒有這麽匹配的商業屬性,而考拉裏的人才是現成的,還沒下火線呢。

但優質的商業智能總監就比較稀缺了,雖然論職級還不到CXO,但是對專業性的要求非常之高。而且不像每個企業都需要產品和市場那樣,只有比較先進的企業才需要商業智能,因此有經驗的相對稀缺。

所謂商業智能BI,就是在大數據+線上分析的環境下通過數據展現和數值挖掘等等方式進行商業數據分析的一線崗位,因為必須戰鬥在一線所以職級反而很難提升,算是金領。

BI通常是輔助公司決策的,但有時候也要能主動推動變革。一個優秀的BI,不但要看得懂相關數據模型,熟悉相關工具,還要有極高的商業數據敏感度,能夠通過數據的變動快速找到原因,指引企業走向正確的方向。因此在收集管理分析數據的過程中必須有自己的方法,才能針對企業特點使用切實有效的分析方式。

實際上現在小康中薛建華其實就在負責商業智能這一塊,但是他並不是專門幹這個的,即降低他的效率,專業度也不高,招一個合適的商業智能總監可以把他解放出來。

考拉做海淘為主,市場官不見得是最好的,但產品官肯定得是行業好手,而商業智能總監料來也不是泛泛之輩,因為市場越不集中,對商業智能的要求就越高。

不過楚垣夕這次來,感覺應該不至於無功而返了,因為時值阿裏並購考拉一百天,考拉管理層的心情比澳大利亞山火中被燒焦的考拉們也沒好到哪去。

主要是阿裏太有經驗了,太喜歡並購了,同樣都做大量的投資,在所投資的案例中並購的比例是企鵝的兩倍有余。

而且在進行過UC、高德、優土、餓了麽等等大型並購之後,阿裏做收購的時候有成熟的流程——首先派出HR摸底被並購的員工,然後拿穩一把手,接著淘換掉原有的非技術線,有人留任有人換崗有人離職,有的整條業務線被打包重整,最後調整技術線,其中CTO能挽留一定挽留。

這套組合拳最重要的就是把經驗豐富的HR塞進被並購的企業,迅速梳理出對方什麽人值得留下什麽人必須開掉。這個過程中,業務系統自然打通,甚至根據阿裏自身的態勢調整並購標的物的定位。

在這種宛如手術刀一樣精確的操作之下考拉的小白羊們當然是乖乖接受梳理了,然後發現阿裏的口頭承諾飛快過了保質期。原本並購之初說的是考拉會有自己獨立的物流團隊和部門,結果剛過雙十二就被告知物流部門要迎來調整,馬上要被整合進菜鳥。

更重要的是職級和股票。職級打通之後考拉的COO將是整個公司最高職級,但是只有M5,其他人等而下之。而且職級打通之後不會按照對應職級去補阿裏的期權,因為考拉員工本身有期權,在並購發生的時候已經兌換成了阿裏期權,這才是最要命的。

這套崗位和期權的方案使得楚垣夕信心大增。他想拉攏的人差不多也該認清形勢了吧?

他之所以對考拉的並購後操作這麽了解,是因為巴人遊戲未來也要產生類似的過程,巴人遊戲的並購價格比考拉可貴多啦。

雖然當初拜托了一圈,要善待自己這批兄弟,但是賣出去的兄弟潑出去的水,等到巴人遊戲並購滿百天,還不知道是什麽樣呢?口頭的承諾還不是說不認賬就不認賬了,所以提前觀摩一下總是妥善的,楚垣夕雖然賣兄弟,但是並沒忘記自己對兄弟們應該承擔的義務。

不過好在巴人跟考拉乃至餓了麽等等的情況還都不一樣。阿裏對考拉和餓了麽的並購都是先立足於防守,優先考慮的是不讓主要競爭對手買到。如果黃團並購了餓了麽,就會一統外賣江湖,快速突進阿裏其它重要領域;如果拼多多得到考拉,海淘賽道的絕對龍頭就要易主,所以阿裏並購的心態是頂住。

但並購巴人遊戲是為了進取,優先的應該是保持狀態,讓並購資產發揮出威力,打出去,這是主基調。

其次是對並購企業的運營難度也不一樣。餓了麽一萬多人,考拉兩千員工,而巴人遊戲才一百多人。考拉要和天貓雙品牌運營,需要進行系統性的打通和整合,而巴人遊戲直接並入靈犀成為子公司,因此具體填補業務的模式肯定也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