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7章 國際化理想(第3/3頁)

其它例如一些手遊公司無非就是輸出了一些“調劑品”,錢是可以賺到,但是絕對沒人打壓。

楚垣夕把理想和現實分的比較開,現實就是國內成為首屈一指的企業,有資格把握未來,理想就是實現真正的國際化。現實他可以靠自己努力來實現,但理想需要一些運氣。

運氣好,最好能做到可口可樂那種程度,有肥宅快樂水那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產品,在外國當地創造大量就業崗位。雖然想要做到這種程度很難,但為了理想而努力總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至於說,僅有國朝本土和東南亞這片近鄰,能不能算是國際化?這根本就不是問題。常凱申為什麽死命都要保住金門馬祖?因為金門馬祖代表胡建,保住金門馬祖就可以自稱下轄了兩個省,可以要求別人不能叫他高官。否則常凱申哪來的臉維持五院制?

小康也是一樣,在東南亞站穩腳跟,真正成為當地人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當然可以自稱國際化。

所以楚垣夕非常迫切的需要在伊麗莎白走之前和她進行一次深談,了解她的進度,洞察她的思想。這是最迫切的工作。

伊麗莎白的這個實地考察是必須的,東南亞雖然可以化為一個整體,但實際上是各自獨立的國家和市場,必須要分別考察,需要很多時間。而且關鍵在於用商業眼光去衡量,去思考各自的異同以及自己入場的姿勢。

實際上小康國內部分伊麗莎白已經跟進的差不多了,從單車到門店,從物流到供應鏈,從APP到後台,乃至於購買各種服務、數據等等。

她的泡泡2016年破裂之前攤子雖然鋪的很大很開,但並不是做互聯網的,更不用說移動互聯網,不過作為大企業掌門人,深受一萬小時理論熏陶,學習能力絕對不差。經過在小康的學習和近距離觀察,目前已經對移動互聯網的玩法產生了比較強的洞察力,甚至在楚垣夕的授意之下跟著薛建華進行過一些實操。

雖然說她肯定欠缺相關經驗,但互聯網方面反而不是楚垣夕需要擔心的,因為伊麗莎白背後是小康,她直接使用小康的產品,只不過數據庫裏的內容不一樣而已。真正需要她到時候實操的,主要還是購買相關企業服務。

這方面,東南亞本地因為創業風潮熾熱,各種新興產業留下的空白都有創業者挺身而出,區別只在於服務的需求方有沒有能力買到。

如果讓楚垣夕去,估計就是進入泥沼的感覺,但是之所以跟伊麗莎白一拍即合,就是因為她是有能力買到服務的人。

所以,在楚垣夕看來伊麗莎白缺的其實是區塊鏈方面的應用理念和經驗,缺的是小康獨有的線上內容-移動支付-信用體系構建-社交這套連招所指向的頂層架構。

這方面,楚垣夕需要等到明年,她真正準備好了開啟遠征的時候,再決定是把所有一整套玩法傾囊以授,還是先不考慮這種高段位的玩法,讓伊麗莎白先把底層的便利店+共享滑板車體系建設起來再說。

其實光這套底層,也包含了對東南亞各國本地供應鏈的整合,物流的搭建等等技術細節,雖然可以歸結為某類創業者的基本功,但絕對夠伊麗莎白喝一壺的。

只不過楚垣夕了解過伊麗莎白當年做她的滴血成金的經歷,這一套地面打法她應該是可以的,她不缺基本功。

這些相關內容楚垣夕已經跟伊麗莎白互相勾兌梳理過很多遍了,不需要贅述。她現在全情投入到開年後的東南亞之旅中,聽到楚垣夕第一個問題是首發地,立刻不假思索的回答:“我想明白了,在李家坡我能享受比較大的優勢,但是李家坡根本沒有共享滑板車的生存條件,所以肯定要排除。選越南是因為越南的創業環境好,而且我同樣有一定優勢。”

楚垣夕非常意外,原世界裏他倒是去過李家坡不少次,不過是以樟宜機場內部溜達為主。主要是在獅城裏邊打轉特別不自由,那邊規矩太大,吐口痰都可能挨鞭子,所以他就算進城也是目不斜視,處理完了事情立刻離開,對當地生活沒什麽印象。

因此伊麗莎白十分直白的表示:“哎,你,楚,你真是個土包子,應該好好去看看這個世界。”

“等等你說的這個不對啊,共享滑板車為啥沒生存條件?是因為共享單車太多了?”楚垣夕心說別的我不知道,小紅和小黃在李家坡投了多少共享單車我還不知道嗎?共享單車能生存,滑板車為啥不能?

沒想到伊麗莎白露出關愛智障的眼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