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78章 在智珠在握、一臉懵逼之間無縫切換(第3/4頁)

而這回不同,這回是先巴人再小康的順序,根基比原來牢靠,而且建立小康之前先找了劉璐,溝通一溜夠,打磨出一份合適的企業架構方案。所以現金方面根基牢固,有巴人做奶牛,精力方面也不像原世界裏需要把很大精力花費在企業運營效率和內耗上。

於是就產生了很多閑心,或者說閑情雅致,還能運作一下巴人遊戲,操縱一下股價什麽的。結果閑心一多就暴露出自己的弱點和上限,可不就是這麽一回事麽?

這樣也好,有多大能力幹多大的事情,沒有的話,就找有能力的人幫著幹。可惜就是意識到這一點有點晚,除了伊麗莎白之外並沒什麽適合的人選,而且伊麗莎白還是要單飛的。

對於大企業來說,所謂的參謀部就是總裁辦,參謀就是顧問。不過小康和巴人的體量現在還略微尷尬,巴人的人數肯定算不上大企業,小康的人數不少,但是便利店員、物流等等的比重太大,作為企業內核的部分還是小了點,現在建立總裁辦也有點早,建立起來之後工作量不飽滿。

其實現在小康建立總裁辦也不是不行,這樣可以把自己解放出來去全國跑,下一階段小康要在其他幾個城市推進,跑是必然要跑的,只是時間長短的問題。只是問題又回到了原點,也就是人選問題。要是有《火影忍者》裏的影分身術就好了,多分出幾個分身,全齊了,可惜沒有。

要是過個幾年,像劉深和董冒這種有潛力的成長起來了,倒是可以把他們拉進總裁辦,雖然他們起步點低,但是肯定有用。只是現在沒有,連劉深董冒這種次一等的選擇都沒有,小康成立時間是硬傷,這種人才也不可能拔苗助長。

向社會招聘顧問?楚垣夕想了想,還從來沒聽說哪個大公司總裁公開向社會招募總裁辦成員的,這特麽招的是軍師啊!忠誠和能力缺一不可。

為了這事楚垣夕思考以及查資料花了倆鐘頭,最後決定不走什麽捷徑,應該辦好的是以下三件事。

第一件,開始招募管培生。想吃烙餅沒有怎麽辦?去種麥子。管培生就是種子,種下去三年總會生出個哪吒的。

只不過管培生想要成才,第一步挑人就得挑的好。現在的大學生已經不是楚垣夕上學的那會了,懂的東西太多。懂的多,心思就容易花,而心思花和有智慧是兩回事。管培生,只要在企業內部輪崗的,不然很難對企業產生通盤而透徹的認識,能熬的住三年輪崗的年輕人本身就不簡單。

所以楚垣夕不但要親自挑人,而且還得好好想想條件和時機之類的,否則以小康目前的情況,生根還沒發芽,真正的人才未必看得上。

第二件,成立戰略研究室。這是一件光明正大的事情,不需要藏著掖著,只不過容易被人吐糟沐猴而冠,還沒成為大公司,先把大公司病的標配給配置出來,這個標配叫做冗員。

解決的辦法其實也有,楚垣夕再注冊一個咨詢公司,然後把人招到自己這個私人的咨詢公司裏就是了,還可以兼顧巴人遇到的問題。其實小康未來肯定有不少這方面的需求,但是這個階段倒是巴人更需要。

問題是這樣就更加沒有吸引力了,人家拿不到小康和巴人的期權,只能是楚垣夕用自己的股權和期權去填,非常別扭,也麻煩,別的創始人和投資人不能隨意轉移股權期權,他當然更不行。

第三件,尋找靠譜的咨詢公司,向對方尋求解決方案。這也相當於購買對方的智慧,只不過溝通成本是問題。

實際上國際上有名的咨詢公司非常多,但是洋和尚進天朝總會遇到各種不接地氣的問題。所以,那些能夠給華為提供非常好的商業建議和戰略建議的公司,不見得能給中小型公司指出適合的道路。而國內……

楚垣夕還真不知道國內有什麽特別合適的咨詢公司。那麽按照慣例,這種事情求助袁苜總是沒錯的,實在不行就求助於袁敬。

結果袁苜還沒想到啥,旁聽的伊麗莎白猛然一怔:“你要找顧問,專職的,專門服務於一家公司的顧問是麽?大概多久?”

“怎麽也要三年吧?”

“那我給你推薦一個?”

楚垣夕暗叫一聲臥槽,伊麗莎白當初的档次可是相當之高啊,“是你以前的顧問?”

“不是不是,我沒有顧問……”伊麗莎白臉色一黑,“但是這個人水平很強的,皮特希夫。”

“嘶……這人我好像聽說過?”楚垣夕心說這個名字怎麽還挺耳熟的?

這時袁苜也是一愣,“皮特希夫?不是經濟學家嗎?他做的是投資顧問吧?”

顧投,當然也是顧問的一種,但是和楚垣夕要的就差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