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62章 我真不想當買辦啊(第2/4頁)

“這個我知道啊,但是為什麽不跟別家談呢?難道就是因為我比較大方比較好說話嗎?”

捫心自問,楚垣夕在這兩場談判裏確實沒較真。按照普通授權的模式,IP改編動畫電影,還是大名鼎鼎的迪士尼、夢工廠,授權費用怎麽也得來個一千萬以上吧?不然也不匹配對方的行業地位。

但是這種授權就沒法保留很多有價值的相關權利了,這些權利經過電影放大之後的價值才是IP大玩家所看重的。不過在談判中,這屬於各取所需,至少在楚垣夕看來已經比較大方了。

不料伊麗莎白嗤之以鼻,“什麽你比較大方啊,你好好康康動畫電影在你們這邊的票房再說話好不好?也就《瘋狂動物城》、《尋夢環遊記》和《神偷奶爸3》還不錯,《功夫熊貓3》被夢工廠寄予厚望結果才收了10億票房。

《玩具總動員4》的全球票房都爆了十億$了,你們這呢?兩億,還是¥。這還是迪士尼的片,迪士尼靠漫威可是全球通殺的,在所有外國影視公司裏應該是話語權最高的。

夢工廠就更別提了,《馴龍記3》全球票房也是大爆,你們這裏3億多,根本就和你們這邊火爆的電影市場不匹配。說明什麽?”

楚垣夕撓頭:“說明……說明我們這邊的觀眾就不愛看動畫片?也不對啊,《哪吒》和《大聖》也是動畫片,票房好的很啊。”

“對,並不是觀眾不接受動畫的形式,而是宣發啊。宣發的問題很大,用你們的話說,鞭長莫及。特別是所有好萊塢片基本都要走你們那兩家國有發行公司,電影又是你們管制非常嚴格的領域,就算好萊塢的電影公司想要自己宣發都不可能。

真人電影還能請演員和導演來搞一下活動,漫威幾乎每年都要請影星去魔都搞活動見粉絲,問題是動畫電影怎麽搞?但是你出現了,又有內容又有宣發。班納說的一點都沒錯,看重的是爸爸集團持續宣發的能力。特別是前一陣那個壞小孩動畫片,叫‘拿抓’?”

楚垣夕糾正:“是《哪吒》!”

“Whatever!拿抓的票房居然50億了,超過7億$的票房,你知道好萊塢的動畫公司已經瘋了嗎?而你的公司在抖音上對這個電影的宣傳,播放量是多少?最少有兩億以上吧?”

“準確的說是3.2億吧,前幾天看的數據,最近熱度過去了,應該沒怎麽漲。”

“對,爸爸集團對這個電影的宣發是3.2億次推廣素材的播放,這個數據拿到好萊塢去所有宣發公司都得跪下叫爸爸。你搞清楚自己的定位了吧?”

楚垣夕聽伊麗莎白噼裏啪啦噴了半天,大概其的明白自己在這類生意中被好萊塢的電影公司定義到什麽位置了,用一個有點傷害感情但是貼切的描述方式來說,就是——買辦!

誠如伊麗莎白所說,別看好萊塢特別是漫威電影瘋狂侵略國內電影市場,《復聯4》上線的時候幾乎壟斷了所有排片,但是外國電影的引進不是純市場化的,這些電影公司不能也無法越過雷池自己宣發,一旦手伸的太長了就是作死行為,這一點人家心知肚明。

要知道每年引進好萊塢大片是有數量上限的,以至於有些名作限於名額無法引進。誰要是犯了忌諱有出軌的行為,有的是替補隊員。

這就難怪了。

天朝電影人一直都有一個扭曲的行業價值觀,就是決定電影票房的因素中宣發占據九成以上比重,因而重宣發而輕內容的意識大行其道。

這個價值觀看著讓人生氣,但是卻是以市場上大量內容優質但是宣發不及格的電影轟然隕落為代價所形成的。想當年陳佩斯拍電影,親自蹲在幾個電影院門口數人頭都數出來二十萬的票房,然後整個帝都的票房報上來一共二十多萬,這找誰說理去?偷票房和防盜當然也包含在發行環節裏。

所謂存在即合理,至少這套邏輯在移動互聯網滲透世界之前是行之有效的。陽光底下沒有新鮮事,想必好萊塢的電影人也有類似的情節,而且是幾十年積累所形成的共識。

那麽移動互聯網時代呢?社交網絡的普及使得口口相傳的速度激增,以及像抖音這樣巨量的傳播平台也很容易使得優質內容得到廣泛的傳播。所以過去是酒香也怕巷子深,現在已經好多了,真正現象級的作品很難被埋沒,可以通過社交網絡快速引爆。

但是對水準之上同時還沒到現象級的作品,宣發的作用反而更重要了,特別是網上的宣發,對票房的提振極為明顯。這也是很多電影直接向影評類公眾大號買高額廣告的原因,因為滲透能力強,傳播範圍廣,對票房的影響極為明顯。

但是那些都只能仗之以一時,沒法持續。好萊塢的影視巨頭們原本最多做到這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