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61章 站在因果線的另一頭(第2/3頁)

莫妮卡翻完,又解釋了一句:“歐洲北美做內容的人還是比較淳樸的,即使到了互聯網時代也有固定的宣發渠道,都是靠內容自然吸引粉絲,很少有在內容創作階段就引入資本力量的模式。所以我們這麽投廣告才讓他們困惑。”

“倒是沒什麽不方便的。”楚垣夕聽完笑了笑,“不過您遠渡萬裏重洋來到這裏,不是為了滿足好奇心吧?您的來意呢?”

原本,米國夢工廠早在2012年就在天朝參與合資,在魔都組建的東方夢工廠非常有實力,馬上國慶要上档的《長毛雪寶》就是東方夢工廠和米國夢工廠聯合制作的產品。但是因為米國夢工廠被環球收購的余波所影響,去年東方夢工廠已經被天朝資本全資控股了,雖然和夢工廠仍然有著深度合作,已經不是一家人,所以夢工廠的人想要談事只能遠渡重洋跑過來。

只聽班納說:“我的來意很簡單,我們覺得這個漫畫給人感覺挺有意思的,想要取得它的動畫電影改編權。”

僅就動畫電影制作而言雖然夢工廠不如迪士尼能打,無論作品數量還是宣發能力乃至票房,但是口碑相當之好,制作工藝和內容都是非常適合立牌坊的。也就是說某款IP制作成院線動畫電影的單一案例,夢工廠和迪士尼對比,對巴人帶來的放大和紅利應該在同一個數量級上。

只看國內票房,甚至夢工廠依靠《功夫熊貓》系列近年來比迪士尼還硬一些,不過《羅馬之敵》主打的是歐洲北美,比較內地票房的價值不大。

那為什麽楚垣夕把這次會面定性為一次普通的版權交易呢?因為夢工廠和迪士尼不一樣,影響力不同,欲望的邊界當然也不一樣,他們的區別從市值上就能看出來,體量差了大幾十倍之多。

楚垣夕習慣於從結果的角度看問題,第一考慮對方的界限,然後才是本方因此獲利多少。就好像在一樁買賣中,有人考慮這個東西對自己來說值多少錢,然後把它作為能夠接受的底線,有人考慮對方的出價心理,專門認準這條線砍價。後者就是從結果的角度看問題。

面對迪士尼的人提出動畫電影授權,他的第一反應是“迪士尼那麽大的買賣不可能只要動畫電影授權吧”?果然迪士尼還提出了涵蓋遊戲和周邊衍生品的投資權。

但夢工廠提出同樣的授權,楚垣夕一點疑問都沒有,應該就是一樁普通的版權交易。如果人家的本意不普通呢?那就把它變得普通。

因此楚垣夕說:“那麽我們砸廣告費的目的呢,其實很單純,就是我們不了解北美的漫畫宣發渠道,也沒有相關資源,然後看到廣告價格還可以接受,就用廣告的方式進行宣發,感覺推廣速度比正常的方式快一些也不錯。”

“但是北美的漫畫公司發漫畫是要賺錢的啊。你把漫畫發在社交網絡上怎麽賺錢呢?”

班納當時就糊塗了,因為這個錢到了互聯網時代特難賺,搞得有幾十年悠久歷史的驚奇動畫公司入不敷出瀕臨破產,不得不把蜘蛛俠、毒液等等人氣角色的匯編權賣給索尼影業續一口,然後還是不行,最後只得整體賣身給迪士尼。

而巴人集團這個操作不但成本大增,關鍵問題在於,廣告是推廣給互聯網全網用戶的,根本不是撒向漫畫用戶。但傳統渠道是直接面向已經培育了幾十年的漫畫用戶,巴人的玩法怎麽看也是個撲街啊?

只聽楚垣夕樂呵呵的回答賺錢的問題:“很簡單,有人願意為它付費,我們就能賺到錢,現在投廣告是加速尋找願意為它付費的客戶啊。為什麽你推廣牛奶、炸雞可以投廣告,我推廣漫畫就不能呢?至於如何賺錢,現在已經是移動互聯網時代了,賺錢的方式實在太豐富了,內容好,有用戶,還愁沒人買單嗎?”

理似乎是這麽個理,但是總是感覺有哪裏不對?

不過班納也沒有深究的意思,千裏為官是為官,千裏為財是為財,他大老遠跑一趟的目的只是為了拿到動畫改編權。

這時,楚垣夕反而發問:“班納先生,我也很好奇,我們自制的內容到底有什麽吸引力使得迪士尼和夢工廠忽然都想拿我們的授權呢?你們是在大規模的拿授權嗎?”

大規模的拿動畫電影授權,那麽巴人的IP被拿走授權也就變成普通事件了,不值得探究。

結果班納是搖頭的,“沒有沒有,我們沒有。據我所知迪士尼也沒有大規模采購。我就說說我們吧,我們夢工廠,是最早也最深度介入貴國動畫領域的公司,所以展開的合作也更具體,落地情況比較好。”

楚垣夕靜靜的聽著他吹比,心說不都說《功夫熊貓3》的票房未達預期嗎?

只聽班納說:“至於獲取授權的目的,當然是為了做成電影賺錢啊。我想迪士尼和我們的目標不會有什麽不同,我們的動畫電影在貴國非常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