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11章 古裝大劇們(第2/3頁)

內容,是智慧和經驗的表達,不是資本力量的表達,靠砸錢就能填平的都不是內容,而是資本指揮棒的指向。過去,它指向流量明星,按張咚咚說的現在是3.0模式,改為指向精致有良心的制作上了。

不知道該怎麽吹就吹服化道和場景準沒錯,問題是別的自媒體也在吹這些,吹不出新意,而且光吹這些也沒法吹爆。楚垣夕自己提供不了思路,這個難點同樣也考驗陸羽考驗了好幾天。楚垣夕只負責發號施令,他要出活兒的。

然後網上突然出現很多妖風,拼命攻擊《十二時辰》只有服化道和場景好,其它的都不如人意。

楚垣夕心說這些人是失心瘋了吧?《十二時辰》頂多就是沒那麽盡善盡美,這麽多年流量鮮肉肆虐的粗制濫造劇和無腦劇情滑稽劇本都沒有引起他們的恐懼,帶有工業化制作屬性的國產劇裏程碑反而讓他們恐懼了?

這一瞬間他就想到了年初的小破球被圍攻的場景,要說內容和模式,小破球和《十二時辰》還真是有些神似,那麽到底是誰在鼓吹這種妖風似乎已經呼之欲出了,資本竟然因為流量模式的被碾壓而恐懼到這種地步?

“反擊!必須給我反擊!陸羽你得把這個劇當成自己家的來反擊,明白了嗎?”

楚垣夕的這個死命令讓陸羽掉了不少頭發,但最終,巴人信息的掌鏡同事找到了吹爆的角度——《十二時辰》的鏡頭語言牛逼!

這個牛逼不只是《瑯琊榜》中近乎病態的螺旋線選點法,而是對長鏡頭癡迷的運用,近乎於炫技。

於是陸羽的文章出爐之後直接把楚垣夕看懵逼了,還能這麽吹?

“創作團隊的用心程度觀眾可以從每一幀中自然感受到。有些團隊認為笨工夫不值得花心思,潦草的敷衍一下觀眾也不會注意到,這種投機取巧的方式才催生出了各種摳圖大劇,才催生出了男女主整部劇都不同框的奇景。

這種粗制濫造是觀眾可以直接感受到並且描述出來的,但還有很多種,敷衍的不是這麽明顯,因此能感覺到但說不出來。比如說‘下飯劇’這個稱謂是怎麽來的?是觀眾不需要看,低頭吃飯的時候只需要當成廣播劇來聽,也不會影響到對劇情的理解。

之所以如此,是因為攝制上的敷衍,比如拍對白,就是正反兩個機位來回切,最後來個同框的雙人照,和PPT沒什麽本質區別。屏幕中除了演員的面部表情之外所有畫面都是附庸,毫無信息量。

但《西京十二時辰》裏比比皆是貫穿整個場景的長鏡頭,通過驚艷的鏡頭能夠充分體會到創作團隊要表現的內容,長鏡頭的沉浸感營造出的信息優勢可以很輕易的讓觀眾帶入到場景的空間中,帶入到盛唐氣象裏。這才是這部劇對內容的追求,對觀劇體驗的提升。”

牛逼呀!楚垣夕心說這不愧是我們巴人產出的稿子,充滿移動互聯網創業公司的解體思路,從用戶體驗出發倒過來吹!而且攝制手法也不應該用金錢來衡量,確實是內容,是智慧和經驗的體現,充分說明自己對內容的理解還有些狹隘,完美!

實際上,還有一部古裝大劇近期上線,那就是宣傳的如火如荼但是突擊撤档的《九州縹緲錄》,只不過是以閃現的姿勢重新上線,無宣傳無預熱無征兆,突然之間就上了,但是效果不是一般的慘。

這慘狀讓楚垣夕心有戚戚焉,頗有兔死狐悲的感覺,因為這部劇和《十二時辰》當初是他認為可以和《亂世出山》對標的勁敵。

無論如何這部“超級劇集”也不應該是這樣的,雖然它劇情混亂,CP亂搭,男女二各自搶戲,甚至謠傳爛尾,但是這個制作功底和投入在那擺著呢,制作水準實際上並不弱於《十二時辰》,五個億的投資大多花在攝制上,怎麽可能糊成這樣啊?楚垣夕以為怎麽也能保持個及格水準以上。

這讓他有些茫然了。要知道前面聊的那些劇,只是口碑的問題,無論逆襲還是高亮,人家熱度杠杠的。但《九州》是熱度涼,正片的熱度跟第一次撤档之前他們出的宣傳片花熱度差不離,這誰頂的住啊?

《亂世出山》要是整成這樣,那優土和泰山台兩個重要合作夥伴非瘋了不可!而這兩家,每一家楚垣夕都有用……

優土還好一些,網播數據就算巴人不刷,也可以號召粉絲去追劇,頂多就是吸自來水差一點,但泰山台可不行,楚垣夕看重泰山台就是因為它的用戶和巴人沒有很大的重疊,可以作為另一塊宣傳陣地。

好在這個鍋主要是張咚咚來背,其次是衛寧來背,輪到自己背的時候甩一甩就完了……

這麽一想楚垣夕總算把心放回肚子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