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63章 楊健綱的成長(第2/3頁)

估計楊健綱不見得對這些背景了然於胸,楚垣夕直接點明:“這問題得楊健綱來回答,他創業不是我創業,我跟你一樣都是投資者的身份,就是給他兼職一個CFO,不要工錢的那種。總之今天主角是他,你們有什麽要拷問的要刁難的,都找他。”

“楊健綱,你注意啊,這位董總可是有錢缺項目的主兒,主要投科技媒體通信的,跟巔峰視效強相關,你得伺候好了。”

“得勒。”楊健綱立刻在腦海裏閃回楚垣夕的教誨,閃回一陣之後說:“有句話叫做產品的不如做渠道的,做渠道的不如做平台的。我們既然選擇做平台,首先應該看看我們能力的極限在哪裏,能夠把平台做到多大,以及這個平台所述的領域有多少紅利,最終算得它未來的估值差不多是多少。

然後根據這個結果向前倒推,為了實現這個目標要做多少工作,過程中需要多少幫助,這份幫助要承擔多大的風險,以及需要多少時間拿到回報。這樣就可以清楚的知道現在這個時間節點上自身的價值是多少……”

很快,這段楚垣夕親授的融資口訣讓台下投資人產生明顯的分化,有人認同,有人茫然,有人選擇觀望。但是本著筐到一個算一個的角度,楊健綱感覺一個億的投資份額還是比較容易share出去的。

畢竟他雖然沒說,但所有人心裏都清楚,巔峰視效最核心的優勢就是背靠巴人娛樂,可以得到流量的加持。這個優勢不如背靠企鵝或者頭條系來的痛快,企鵝頭條作為當今流量雙雄可以秒殺一百個巴人集團,但他們有幾千上萬個兒子要奶,巴人集團就這麽一個兒子。

另一個優點是做這個項目需要燒的錢是有數的,沒有燒錢大坑“補貼用戶”,無非就是美術資源的擴充和引擎的優化,一億的融資可以用很久。

因此投資巔峰視效的關鍵在於壁壘,護城河在哪以及有多深。想到這個問題,很多人不由自主的就會想到B站。比較一下的話,實際上B站也是通過用戶自制視頻作品作為主要內容的平台,自從熬躺下A站之後已經呈現出極強的護城河,這條護城河最簡單也最不好跨越,叫做用戶生態。

B站的用戶生態是天朝內獨一份的,憑借這份用戶生態,即使是同樣在二次元領域極為強勢而且本身無比強大的大企鵝,也沒有施展它最擅長的手段。如果這條護城河能夠通過山寨簡單跨過,怎麽可能和阿裏搶著投資呢?當然是獨霸天下!

問題是巔峰視效呢?

在座的都是內行,很快就有人問出了這個問題:“楊總,你這個平台做起來之後,如果效益確實好,被巨頭狙擊怎麽辦?別人山寨你的難度無非就是引擎技術和流量,流量就不說了,你這引擎雖然很好用,但是並不是物理引擎,國內能做這種引擎的團隊據我所知不多,但是也不是沒有吧?”

楊健綱當場懵逼,不是因為史無前例的有尊貴的投資人大佬稱自己為楊總,而是因為這個事情楚垣夕沒交代過。他發誓自己想過這個問題,可惜的是幾次思考都沒想到答案。就好比高考考場上發現一道題自己明明復習的時候發現不會做,但是忘了向老師請教一樣悲催……

但是不等他愣神結束,楚垣夕已經把話筒吵起來了。“我來插一句。我知道各位對巔峰視效估值的主要疑問就是它的壁壘在哪。說實話這個問題我和楊健綱沒法回答,因為必須摸著石頭過河。這片市場還沒經過培育,作為先行者,吃第一口螃蟹,就必須冒險。這是非常值得冒的風險,就算沒有計劃,還可以隨機應變嘛,這並不是太大的問題,特別是對於一個估值只有區區七個億的投資來說,不是大問題。”

台下有人點頭也有人搖頭,只見顧鴻茹像小學生一樣舉手等待老師點名好發言,楚垣夕心說您賣的是什麽萌?賣萌也無法降低估值的。

只聽顧鴻茹問:“怎麽叫隨機應變,會變成什麽?楚總能舉個例子嗎?”

“可以啊有現成的例子。”楚垣夕這方面倒是非常嫻熟,可以張口就來,“比如說短視頻吧,快手和內涵段子是短視頻的先行者,假設他們當時對自己內容生態的定位是抖音,最後會做成什麽?”

他頓了頓,看看反應,然後接著說:“還是做成快手和內涵段子。各位明白其中的原因嗎?市場沒有經過培育,沒有那麽多PGC提供內容,都是UGC在提供內容,所以他們只能做成原來那樣。大家都想做成抖音,但抖音需要大量PGC,一開始做市場的根本沒有這個環境,也無法預料什麽時候會有,只能隨機應變。”

UGC就是個人內容提供者,屬於散養的野生用戶,通常沒有劇本;而PGC叫做專業內容提供者,作品都是經過多次叠代以及後期處理的,通常照著劇本拍。同樣一段街拍,UGC拿著手機追著拍,而PGC是讓小姐姐走十遍,拍十遍之後進行剪輯,品質不可同日而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