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52章 草根和社畜(第3/3頁)

“所謂驗證呢,不可能找一個百分之百相似的去驗證,那就成了山寨了,只能是‘交叉驗證’。而我們大天朝的市場是全世界商業場景最豐富的市場,有大量成功或者失敗的素材可以用來交叉驗證。”

楚垣夕決定簡單解釋一下。換別人就沒必要解釋了,而伊麗莎白,她真才實學到底有多少是個謎,但是通過幾天的接觸,至少可以確定商業思維是非常非常純熟的,特別是銷售方面很有想法,所以碰撞一下說不定能激發出什麽新的智力成果出來。

“小康這套商業思路,本質上說是讓用戶為了‘滿足感’而付費的思路。種子用戶的選擇,分成兩類,一類是小白領,就是那些職場上的待成功者,也就是724的主要用戶群體。另一類是小區老人,我們這邊叫大爺大媽。”

“那不是貪便宜的用戶群體麽?”

“初期是的。”楚垣夕承認,“初期先搞到人氣和口碑,這是線下流量的保證。讓圖便宜的人到處去傳播,影響其它大爺大媽和小白領的選擇。我們低價格、服務好,他們買到了就會到處講,在我們這裏,這叫做口口相傳。”

“這樣能傳開?”

“在你們米國能不能我真不知道,反正以我們的人口密度和風俗,大城市裏是肯定可以的。你不了解我們天朝的用戶,有這種好事他們傳的比誰都快。特別是現在社交媒體這麽發達,用戶的分享欲望都很強烈。但是只有值得分享的,才能滿足展示欲,我們這裏叫‘排面’。

什麽是值得分享?自己高光的點,以及對別人有幫助的點。特別是白領,任何小恩小惠都值得開心的發個朋友圈或者微博,接受能力也搶,關鍵是參與感強,你體會的到嗎?”

伊麗莎白慢慢的,慢慢的搖了搖頭,米國人才不會看到超市裏有個打折產品就分享,反而是自己用心蒸的蛋糕更值得分享一下。

“沒關系,你可以先理解後執行,也可以在執行中加強理解。”楚垣夕心說這句話用在這裏真是正正好啊,“總之,天朝的便利店用戶們現在心裏還沒有品牌,如同一張白紙,正是後來者還能抓住的時間窗。萬一別的便利店也意識到這一點,開始樹立品牌了,咱們會很吃力。”

“便利店,品牌?”伊麗莎白逛過那麽多連鎖便利店,從來沒想過品牌的問題,便利店的品牌重要嗎?“品牌不是一個logo,一塊牌子,得有自己的特色,但便利店,大家都是同質化的,服務也都差不多,怎麽才能讓用戶意識到你的品牌和別人不一樣啊?就算你有不一樣的地方,別人馬上就抄走了。”

“你的問題非常好。”楚垣夕偷偷看了眼後視鏡,然後發現自己的目光和朱魑居然交匯了!“朱魑你好好開車!行車不規範親人兩行淚啊喂!”

只聽伊麗莎白幽幽的說:“你都身價幾十億$了,是不是應該雇個專職的保鏢+司機?”

“以後再說吧,我們大天朝安全。去年之前任總出門都不用帶保鏢,像我這樣的小魚小蝦不需要那個。回到剛才的問題,產品上大家同質化嚴重,怎麽樹立自己的品牌?”楚垣夕再看了眼後視鏡,然後說:“當然是用產品之外的東西。”

說著他舉了舉手機,“產品和服務就是你心目中的品牌要素了對吧?但對我來說不是,我是用‘用戶體驗’構築品牌的,產品和服務只是用戶體驗的一部分,另一部分,就是給你的材料裏標注為‘線上內容’和‘貨幣循環’的,你可以認為前者是線下部分,而後者是線上部分。”

其實還有一部分是社交,但是要到年底開發社交功能的時候再透露給伊麗莎白,那個時候她也快走了,而且對小康的整套玩法應該已經建立起一個深刻的認識了,到時候把社交元素插入進去水到渠成。至於她去東南亞之後用不用社交,以及是否能夠用的好,這就得她去進行本地化的時候再考慮了。

事實上楚垣夕也不知道自己這套在天朝能夠跑的通的社交玩法到了外國之後是否還能玩的轉。每個地域的社交形態都不一樣,人與人之間既有聯系又有差別,所以海外小康,對楚垣夕來說並不是必須“做到極致”。

可能再過二十年,大天朝君臨天下,無論國家影響力還是文化上的自信都足夠支撐起全球化的視野,能夠讓有野心的企業家去構建全球霸業。

但現在,別說影響力了,連自信也不夠,所以最高指示才強調文化自信。為什麽要強調文化自信?因為沒有文化自信。為什麽沒有文化自信呢?因為誰有這個自信誰就被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