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5章 口碑

懸疑、推理類型算是北美市場比較成熟的類型片。

有一批固定的粉絲!

所以,上個月上映的《東方快車謀殺案》,口碑一塌糊塗,依然拿下1.06億美元的票房成績……

此外也就《大偵探福爾摩斯》幾部曲,票房也都是一億美元以上……

其中《大偵探福爾摩斯》更是在《阿凡達》肆虐的時候拿下超過一億美元票房……

這中間間隔了快七年了!

為什麽沒有新的懸疑、推理片?

因為很難玩出新花樣,而且真的不賺錢!

還不如做成B級Cult片,賣弄血漿……

今年喬治克魯尼擔任導演的《迷鎮兇案》,科恩兄弟擔任編劇,主演更是找了波士頓幫的馬特·達蒙,口碑稀碎,票房沒到600萬美元……

慘不忍睹!

所以,即便有感興趣的觀眾,電影拍的垃圾,一樣不行……

《利刃出鞘》垃圾嗎?

顯然不是!

這是一部非常好看的電影。

通常來說,以燒腦、反轉作為賣點的偵探片兒,很容易故弄玄虛,把敘事雜亂無章當成賣點,然後把觀眾晃得頭暈。

《利刃出鞘》沒有這個問題!

電影節奏踩得很準,呂瀟然沒有任何炫技,就是樸實的講個故事,所以,沒有那種快得讓人喘不過氣來的高速剪輯,又能讓觀眾時時刻刻保持興趣。

故事講得詳略得當,既不啰嗦,又把人物、情節交代清楚了。

開頭的介紹家庭成員的那一大段,先讓他們自說自話,又立刻打一個鏡頭,讓其他家庭成員反駁他們的話,快速展現出了一堆表裏不一的孝子賢孫們;

還有處於這一切關系中心的大家長、老爺子、暢銷罪案作家,苦主哈蘭·斯隆比。

哈蘭的死亡被當作自殺處理……

當然,按照常理推論,要真有這麽簡單,哪兒用得著拍一部電影呢?

除了這一家人,其他重要角色還有偵探布蘭克,照顧哈蘭老爺子的小護士瑪爾塔,亞裔女管家弗蘭,順便還有倆笨警察插科打諢。

作為一部推理片,偵探實際上擔負了引導觀眾解謎的任務。

怎麽把控這個謎題的難度,決定了這部影片的觀感。

這片子把每一個線索都展現在觀眾眼前,沒有那種天外飛仙式的推理,公平性做得很不錯……

把本片當偵探小說看的話,詭計設計得挺好,當然跟推理小說黃金時代的作品相比差的忒遠……

觀眾滿意的是片中與時俱進地罵上了老美的政治正確:

比如斯隆比一家居高臨下談移民問題,但不管哪一方,連片中移民小護士的國籍都沒搞對過;

再比如那個自由派孫女,一涉及爭遺產,立馬出賣小護士母親的移民狀態,以便家人進行要挾……

這些淺嘗即止——畢竟老呂是中國人。

電影結束,放映廳響起掌聲。

……

《利刃出鞘》已經解鎖口碑,點映差不多五天,爛番茄98%、MTC88分,BOX將該片的預測票房從最初的8000萬美元上調至1.55億美元……

IGN評論:“本片完全可以媲美阿加莎·克裏斯蒂和柯南·道爾的偵探類型片,不到最後一秒猜不到真相”;

《洛杉磯時報》稱:“很多影評家們把這部電影比作有史以來最優秀的偵探電影之一”;

《綜藝》雜志:“電影裏轉折比比皆是,但最令人驚喜的是,導演將一個破案故事拍足了喜劇的味道”。

很多觀眾都是慕名而來。

媒體采訪單元:

老美記者采訪的問題也是老三樣,比如‘最初的想法是什麽樣子的?為什麽你對這個題材感興趣?’

“我是看著阿加莎·克裏斯蒂的書長大的;這是我非常非常喜歡的一種類型。我一直想拍一部偵探懸疑電影。”

“希區柯克談過他對偵探電影的看法,他總是說他們完全依賴於驚喜——最後的一個大驚喜——這就是他們敘述的弱點。我始終認為,一部好的懸疑電影,要讓觀眾始終處在思考中,但不能讓他們有挫敗感……”

“最後的大驚喜,可以理解成最後的高潮……”

也有不一樣的地方,這幫人會逮著裏面的諷刺意味問呂瀟然是不是故意的……

“大家不要過度解讀,這只是一部電影而已!”

“那你對美國的制度有什麽看法?”

“……沒什麽看法,我對美國不了解……”

“導演,還會有續集嗎?”

“要看市場情況,不過我估計會有續集。”

“續集還會跟丹尼爾·克雷格合作嗎?”

“肯定會……”

……

呂瀟然這邊情況還算順利,《利刃出鞘》口碑好的出奇,點映情況也很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