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辦法(第2/2頁)

是以,薛向交待眾人選取的詩歌、文章對時下的讀者,尤其是青年學生自然有無比的吸引力,實乃是對症下藥。前面說了,那幫二三十年代的文壇巨匠們的作品難以搜集,可眼下薛向聚攏的李立、王燕等人,都是三四十歲的大叔大媽級的玩筆杆子的人物。小年輕們少聞那些名詩雄文,可這些人大多經歷過那個時期,自然是耳熟能詳,一人從腦海中搜出幾篇,還是易如反掌的。

一幫人分頭行動,薛向自然不能閑著,李立和夏雨他們負責詩歌和散文那塊兒;而剩下的老八股,辦公室內無論何時都是如山似海,用不著收集;那就剩了唯一的生活小常識板塊無人負責,自然就被薛向攬下。

要說薛向應付這種在時下算新穎、在後世已落伍的《生活小常識》卻是得心應手。他根據現下時節,寫了幾篇小文,其中多是如何防凍、如何判斷冰層厚度、在室內取暖如何排除一氧化碳等等,皆是應時應景的生活常識。

薛向運筆如飛,其余人等自也不慢,短短三個小時,各方人馬的文稿皆匯齊到了薛向的手中。薛向略略一掃,發現有徐志摩的《再別康橋》,《翡冷翠山居閑話》,戴望舒的《雨巷》,謝婉瑩的《小桔燈》,舒慶春的《濟南的冬天》等等,皆是傳世之作。當然,其中少不得錄重復的,不過,剔除重復之後,略略一整理,也有小二十篇,應付一期《三葉草》卻是綽綽有余。

薛向擡手看表,時間已近九點,整個樓層,就剩了這間辦公室還亮著,“大家完成的很好,我就不說謝了,三天後看表現,得了,老李,王姐,你們幾個先回去休息吧,老夏,辛苦你在領著出版社的其他同志加個班,回頭部裏評先進,就是你的了。”

薛向是個信守承諾的家夥,見大夥兒完成了任務,自然要兌現承諾。

哪知道先前還各自心中不平、大嘆倒黴的幾個被抓了壯丁的幹部,這會兒竟是齊齊表態不願走了。

“書記,您看您說的什麽話,您當領導的不撤,我這做小兵的哪有先撤的道理。”一聽不加姓氏的“書記”二字,便知是李立。

“李主任說得在理,要是跟別的領導幹事兒,說不得我王燕應付完差事就得溜,可你薛書記雖然年輕,卻是個踏實肯幹的人,跟你辦事兒,我得勁兒。”說話的是上次被薛向安排管理後勤的女同志王燕,王燕今年四十出頭,留著齊根短發,說話做事風風火火,是個心直口快的脾性。

“王科長說得好,薛書記,跟你辦事兒,大家痛快,就別推辭了,出版社的活兒大家雖然幫不上多少,可排版的活計,沒誰不會,多個人也多份力嘛。”這位也是那日被薛向提起來的幹部,主管素材和審編的邱明。

“……”

眾人態度一致,薛向也不再磨唧,當下便應了。

排版、印刷他是二把刀,自然不願幹外行指導內行的傻事兒,遂讓夏雨全權負責調度、安排。他則閃身出門,直奔校食堂,這會兒,食堂已經歇業,好在薛向在此處有熟人,就是那日遭遇馬k耳光的大白褂。

他此來,就是替眾人準備吃食和取暖火盆的,畢竟現下是數九寒天,眾人都沒吃晚飯,再說深夜最是嚴寒,且不知這一番忙碌要到幾點,飽腹和取暖工程必不可少。

薛向來得突然,白大褂卻喜不自勝,雖然那馬k再沒出現,可白大褂還是對薛向感激莫名,不在於薛向給了他巨額醫藥費,而在於薛向幫他報了他永遠報不了的仇——把馬k扔下了樓。

是以,這會兒乍逢薛向,白大褂便跑著迎了上來。

薛向道明來意,白大褂二話沒說就應下了,原來他還是食堂的一個小管事,頗有幾分威權。白大褂見薛向要得急,立時折騰起幾個已經躺下的大廚,在廚房忙活開了。半個鐘頭的功夫,兩盆子豬肉燉菜,一盆子熱饅頭,外加一盆炭火就弄好了。薛向也不客氣,讓眾人幫著搬到了辦公室。大白褂臨走前,薛向賽過一疊錢、票,畢竟食堂是公家不是私人的。

誰成想大白褂死活不要,說這幾塊錢他還有,回頭自己墊上,就當給他個感謝的機會,說完,一道煙去了。

眾人吃著熱燙燙的飯菜,烤著溫暖的炭火,饑餓、嚴寒盡去,一頓飯罷,眾人也不休息立時鉆進隔壁的印刷室忙活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