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6章 棱鏡門(第2/3頁)

谷歌終於坐不住了,民眾的質疑以及各國政府揮舞著的大棒已經嚴重影響到公司商業利益,於是他們展開公關攻勢,希望借此挽回影響。谷歌首席法律顧問德拉蒙德在接受《衛報》采訪時辯解:“谷歌不是NAS的同謀,也沒有讓後者進入服務器;谷歌是在《衛報》曝光後,才知道棱鏡計劃存在。谷歌敦促各國政府用法律規範個人數據的收集,讓全世界用戶都能放心地使用互聯網。”

然而,谷歌的辯解沒人信服,大家都把谷歌的辯解當成笑話看。

2010年,谷歌退出中國時大肆宣揚公司“不作惡”的信條,稱將會與監察用戶信息的中國政府永不妥協。就在棱鏡門爆發前幾天,谷歌執行董事長施密特在股東大會上還信誓旦旦的表示,谷歌不會重返中國市場,因為受夠了監控用戶這類事情。

現在棱鏡計劃曝光,谷歌在2009年時便加入了棱鏡項目,向美國政府提供服務器後門,以美國國家安全的名義,幫助美國政府監控互聯網數據。

中國網友對谷歌的兩面派行為是冷嘲熱諷:“既然谷歌因為不想作惡才離開中國市場,那這次是不是應該信守自己的核心價值,退出美國市場呢?”

“受夠了審查的谷歌居然沒毅然決然的退出美國市場!太讓人失望了。”

當然相信谷歌是白蓮花,為谷歌辯解的精英也不少,畢竟民主的監控那能叫監控嗎,反正都是中國的錯:“一幫可憐蟲,美國政府監控是為了美國人民的安全,而雞國監控則是為了襠的統治防老百姓反的。”

“美國把黑暗放在背後,一旦曝光全球嘩然,中國把黑暗放在桌面,我是青皮我怕誰!”

谷歌的麻煩遠遠沒有結束,Bluebox Security實驗室的安全研究人員公布了他們的一項發現,安卓有一個已經存在四年的漏洞,黑客無需破壞用於認證的加密簽名便能夠修改一款應用的APK。換句話說,惡意軟件將可以允許黑客遠程獲取受感染設備的信息並控制其功能,比如通話和信息等等,這些全都不會被設備用戶、谷歌或是應用開發者注意。

這一發現讓棱鏡門這把火開始燒向安卓,漏洞已經存在4年,谷歌卻一直沒有修改,很可能是故意設下的後門,知道後門的黑客,就可以隨意修改全球各地,不同地區的主流應用,然後盜取信息,而這些行為幾乎不被發現,因為簽名完全一樣。

兩天之後,維基解密公布了一批文件,這些文件涉及到九大美國公司參與棱鏡計劃集體詳細內容。這次曝光的文件連Fly也牽扯其中,Fly沒有參與棱鏡門,但美國政府有時候會要求Fly提供某個帳號的電子郵件或IP地址。有時候Fly會拒絕,但如果對方是拿著法院調令來的,Fly還是會提供信息的。

本來Fly因為沒有參與棱鏡計劃,而受到了各國網友的追捧,但現在大家發現,Fly還是會把個人信息泄露給美國政府,不少網友表示自己很失望。

面對網友的質疑,白雲飛表示:“美國政府機構和安全機構在短短的半年時間內,向Fly索要了數百次的用戶數據,包括近千名美國地區Fly用戶和設備的信息。Fly法律部門均對每項索要的要求進行嚴格的審核,最終只向美國政府提交了很少一部分信息。”同時白雲飛還表示:“從今年下半年開始,Fly將會發布透明度報告,公布政府要求提供用戶信息,政府要求撤銷信息,以及版權人要求刪除侵權內容。”

其實維基解密公布的文件就是白雲飛提供的,本來可以刪掉關於Fly的內容,但白雲飛非凡沒有刪除,反而把Fly的內容放在了整個文件的最前面。網友在看這些文件的時候,最先看到的就是Fly內容。

之所以這麽做,Fly是希望通過自汙來自保,按照正常邏輯沒有哪家公司會爆自己的黑料。維基解密公布的文件將Fly卷入了棱鏡門中,不管是美國政府,還是陰謀論者,都不會想到資料是Fly提供的。

Fly卷了棱鏡門,並受到了部分網友的質疑,但並不是大家關注的重點,畢竟Fly的那點事跟微軟、谷歌他們的所作所為比起來,根本不算事。維基解密公布的文件中谷歌的黑料最多,而安卓也理所當然的卷入了棱鏡門。

根據維基解密提供都文件顯示,NSA的程序員將一段NSA所編寫的代碼提交給谷歌,並放入了安卓系統。幾乎所有搭載安卓系統的手機、平板以及其他設備,都含有NSA所編寫的這段代碼。這段代碼本身並沒有監控性,不能直接監控手機,也不會保存手機裏的信息,而是留了一個權限,可以加載第三方監控的代碼,通過代碼進行監控工作。這段代碼不會輕易被發現,就算被發現,也只會被認為是系統漏洞,而且是很輕微的系統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