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1章 虛報票房(第2/2頁)

我一直計劃拍攝一部關於張純如的電影,為此查閱過不少南京大屠殺的資料,也采訪過大屠殺幸存者,至少在我查閱的資料,以及幸存者的口中,在1937年的南京城不存在像陸釧《南京南京》中角川那樣有人性的東瀛兵,一個都沒有。你認為陸釧的《南京南京》很經典,但我卻認為像陸釧那樣臆造出一個善良、有人性的東瀛兵,才是真正對歷史、對亡靈的不敬。”

張然的長文發出來後,很快被美國媒體報道,並引發了不少網友的議論,也讓不少觀眾對《金陵十三釵》產生了興趣。可惜邁克·赫爾沒有回應,否則張然和他對罵起來,對電影會是良好的宣傳。

時間很快來到12月24號,在這一天有多部新片上映,包括萬達的《親密敵人》,以及世紀巔峰的《傾城之淚》。

《親密敵人》由徐靜蕾執導,以都市職場愛情片為線索,講述了一對相處7年的情侶分手7個月後,在職場相遇又破鏡重圓的故事。全片充溢著職場、時尚、現代、感情等商業元素,引起了眾多白領的關注。

愛情片《傾城之淚》則主打溫暖催淚牌,三對戀人除了周冬雨和竇驍這對新任的謀女郎和謀男郎外,其他的都是張家軍,包括黃聖依、白靈、賈乃亮和常繼榮。不同明星的粉絲,皆能從中找到共鳴。

在這兩部電影上映後,世紀巔峰和萬達的暗戰徹底變成了明戰。世紀巔峰沒有排《親密敵人》;而萬達沒有排《傾城之淚》,各大媒體自然又是一番熱議。

一周的時間很快過去,票房出爐。

《金陵十三釵》憑借良好的口碑,成功實現逆跌幅,以2.45億高居榜首,累計4.32億。《龍門飛甲》數據也非常搶眼,本周進賬2.21億,累計3.63億。兩部影片一部突破3億大關,一部突破4億,算是雙贏。

《親密敵人》首周末三天票房5200萬,周榜名列第三;《傾城之淚》收入4400萬,周榜位居第四。在這樣激烈的档期,兩部電影能取得如此成績,表現相當不錯。

就在這天下午,虎嗅發表了一篇文章“《龍門飛甲》片方,票房造假要不要這麽明顯!”,文章指出了萬達的兩宗罪,虛報票房,以及買票房。

虛報票房在國內已經存在多年,可以說是公開的秘密,國內有超過八成電影的票房都有或輕或重的水分。之所以存在這個現象,主要是國內的電影院還沒有完全實現聯網,又缺乏統一的計算標準,也缺乏統一的發布渠道。

現在國內發布票房數據的有三個地方,一個是劉嘉擔任主筆的國內市場每周評點,一個是藝恩娛樂,還是一個是電影票房吧;劉嘉是太平洋院線的經理,她的數據是根據太平洋院線的票房推算出來的;而藝恩的數據是根據萬達跟其他兩家院線推算出來的;而票房吧的數據是網友根據網票網數據推算出來的。由於數據是推算出來的,就存在造假的可能。比如劉嘉的數據經常在電影上映前兩周注水,幫電影宣傳;後兩周補回來,讓票房在總體上處於平衡狀態。

最近幾年,國內出現了兩起比較有名的票房數據造假。一個是《阿童木》,電影上映3天實際票房只有1700萬,但發行方光線影業宣稱該片上映3日票房過4000萬元,這一“驕人成績”創下內地動畫影片首映周末票房新紀錄。

幾天後,《中國電影報》戳破了這一謊言:據國家電影專項資金辦公室從各大院線的計算機終端獲取的實際數據顯示,《阿童木》上映3日票房為1700萬元左右。

另一個比較有名的票房造假是去年的《讓子彈飛》,片方聲稱累計票房達到9億,把姜文吹成了中國第一導演,注水將近1億。只不過《讓子彈飛》口碑不錯,沒有多少人計較罷了。

由於最近兩年虛報票房嚴重,總局也計劃成立一個票房監理公司,用第三方的身份,負責監督片方和影院在市場中的行為,發布準確的票房數據。不過政府部門辦事向來拖拖拉拉,到現在為止這家公司的影子都還沒有看到。

虎嗅指責《龍門飛甲》造假的文章提供了大量的數據和截圖,詳細分析了《龍門飛甲》是如何造假的。比如魔都萬達影城共2100個座位。一場電影算上入場和清場平均耗時2個小時,影院一般從上午10點營業到晚上12點,因此一個廳最多可以放映7輪電影。

這樣算來,魔都影城一天最多可以接納2100x7約等於15000人。而《龍門飛甲》占據65%的排片,假設當天該片上座率100%,也就可以坐15000*65%=9750人,但卻產出了195萬的票房。由此可以算得當天《龍門飛甲》的平均票價為1950000/9750=200元!

一張票200元,就是《阿凡達》的IMAX都賣不到這麽貴,典型的虛報票房!

在《龍門飛甲》造假的文章出來後,#龍門飛甲造假#迅速登上熱搜榜的首位,緊接著,搜狐、網易等網站第一時間跟進,以頭條的形式推送了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