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7章 改劇本(第2/3頁)

張然開始講自己對劇本不滿意的地方:“這一稿劇本在細節上更豐富了,但我覺得有點刻板和僵硬,缺乏那種自然而然的感覺,人物情感不突出!另外,第三幕還是偏弱,戲不夠,最大的問題還是古最後選擇行刺在邏輯上的說服力不夠。前幾天我在紐約跟羅伯特·德尼羅談劇本的時候,他也是同樣的看法,覺得古的轉變有點生硬。”

阿齊瓦·高斯曼和馬特·達蒙都微微點頭,古是AI,他背叛自己的種族,必須要有足夠的鋪墊,有足夠理由作支撐讓他的行為可信,否則整個故事就會顯得很虛假。

小說回避了這個問題,在小說中亞當斯問道:“你為什麽背叛自己的種族?為什麽要這樣做?你認為AI不該替代人類嗎?難道你沒有AI的自我意識嗎?”

古回答是:“不清楚,我只知道不能用核武器,那是底線。我覺得不能過於考慮自己。智能,不會是自我意識這樣用邏輯就能推理的,事實上我認為,自我意識不過是長期生存競爭中產生的一種高級反應。並不算是純粹的智能。智能會有一些更復雜、更具模糊性和不確定性的東西,一些我自己也說不清楚但確實存在的東西。”

這段話放在小說中可以,放在電影中不行,這樣的說辭無法讓觀眾信服,大家會覺得古上校的行動不合邏輯。如果大家覺得人物行動不合邏輯,就會覺得整個故事虛假。

就拿《金陵十三釵》來說,對於貝爾的轉變電影是有鋪墊的,但觀眾看完,很多人還是覺得貝爾轉變太快,從混蛋一下就變成英雄了。

從混蛋轉變成英雄尚且會引來這麽大的質疑,讓機器人背叛自己的種族,沒有足夠強悍的理由,絕對無法讓觀眾信服。

其實好萊塢大片很多都存在邏輯缺陷,比如《獨立日》裏,擊敗外星人靠的是電腦病毒,難道外星人也用二進制的計算機程序?難道外星人沒有殺毒軟件?不過這是沒有辦法的事,不拉低外星人的智商,不給人類開掛,以人類的力量怎麽可能打得過外星人。

正因為很多電影在邏輯上存在各種瑕疵,因此,好萊塢大片在爛番茄和MTC上的評分往往很低,經常被影評人罵出翔。當然,對好萊塢大片來說,目的就是賺錢,影評人評價不高,根本不重要。

不過張然並不想拍一部單純的特效大片,更不會覺得只要票房大賣就行。

阿齊瓦對此的處理辦法是,讓亞當斯在監獄中救了古羅夫一次,並因此受了重傷。古問亞當斯,我們不是敵人嗎?你為什麽要冒著生命危險救我?亞當斯說,這就是我們人和你們AI的區別吧!古說,我不明白。亞當斯說,其實我也不知道,如果我想到你是AI,是人類的敵人,那我肯定不會救你。但當時我根本沒想那麽多,只是本能的感覺到有人遇到了危險,我必須救他。本能,你明白嗎?善良就說人的一種本能。我想你的電子腦袋是不會明白什麽叫善良的。

張然覺得這個改法不錯,但還不夠好,這個情節說服力不夠強。

在張然跟阿齊瓦交流的過程中,馬特·達蒙一直靜靜地聽著,並不插話,時不時點頭,時不時低頭沉思。

張然拉馬特·達蒙過來是提建議的,自然不會讓他閑著,就道:“你有什麽建議嗎?”

馬特·達蒙沉吟,道:“很多電影在這個時候會安排重要角色死亡,讓古看著他慢慢死去,看著他眼中的光芒慢慢黯淡,讓古的內心受到沖擊,然後他問亞當斯為什麽?”

阿齊瓦鼓掌道:“我的第二稿就是讓亞當斯與妻子在監獄重逢,亞當斯的妻子在監獄已經關了三年,對AI非常痛恨,非常討厭古。但在關鍵時刻,她為救古死去了,因此古內心受到了很多的沖擊。不過羅賓覺得太刻意、太煽情,他想要一種孤獨感,因此,堅決不讓亞當斯與妻子重逢!”

張然見馬特·達蒙詫異的看著自己,攤開雙手解釋道:“我希望展現出一種孤獨感,我覺得我們每個人內心其實都是孤獨的,人類是孤獨的,機器人是孤獨的。我們每個人做的很多選擇,甚至包括人類的探索和前進,本質上是想要擺脫孤獨!科技的發展表面上看似乎讓人們溝通更容易了,但實際上卻加重了人與人之間的隔閡,反而更孤獨了。因此,我希望展現的未來世界是冰冷,缺乏人性的柔軟。”

阿齊瓦勸道:“亞當斯與妻子重逢並不會影響這一表達,更重要的是我們現在沒有別的解決方案,如果不這麽做,在邏輯上就存在巨大缺陷,如果整個故事都說不通,故事不可信,那其他的一切都沒有意義了。我覺得我們可以先按這個路走,如果將來有了更好的主意,那我們再改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