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章 雙榜第一(第2/3頁)

就在這一天,法國《電影手冊》2004年的年度十佳電影出爐。該份名單依然延續了其一貫關注藝術電影的傳統,不過讓國內媒體和影評人驚喜的是名單中排在第一位的是張然的《飛行家》,第二名是泰國電影《熱帶病》,第三名是中國導演王兵的《鐵西區》,以及《紅色高棉殺人機器》、《靈異村》、《沙羅雙樹》、《國王與王後》、《棕兔》、《咖啡時光》、《殺死比爾2》在內的十部電影。

《電影手冊》在世界電影史上的影響,遠遠超過了一本電影雜志的範圍。一直走的是高端路線,逼格非常高,李安、張藝謀在三大電影節拿獎無數,但他們從來沒有上過這個榜單。華語導演能夠經常上這個榜單的就王佳衛、楊德昌、侯孝賢。

《電影手冊》一直非常高冷,對商業片比較排斥,而張然一直是比較商業的導演,誰也沒想到張然能夠入圍《電影手冊》的十佳電影名單,而且排名第一。

華人導演在這之前只有一個人拿到過《電影手冊》的第一,就是侯孝賢的《海上花》。王佳衛、楊德昌雖然多次入圍十佳電影,但都沒拿過第一。

國內的影評人還沒從震驚中回過神來,英國權威雜志《視與聽》也公布了自己的十佳電影。《飛行家》同樣是高居第一,《美麗心靈的永恒陽光》、《愛在日落余輝時》、《百萬美元寶貝》等影片緊隨其後。

影評人們看得目瞪口呆,竟然是《電影手冊》和《視與聽》雙榜第一!

蘇琪在看到兩個榜單的排名後,就像被人狠狠的扇了兩耳光,火辣辣的疼。他對《飛行家》的評價現在看來,簡直是笑話!

《電影手冊》和《視與聽》的口味差異有點大,《電影手冊》是新浪潮的發源地,偏作者電影,而《視與聽》是英國雜志,口味偏好萊塢一些。因為口味差異比較大,所以一部電影能夠在兩個榜單都能夠拿到第一的情況極其罕見。《侯孝賢》的《海上花》在98年拿過《電影手冊》的第一名,但在《視與聽》的榜單上只拿到了第三名。

在網易的電影論壇上,眾多電影資深人士對此議論紛紛:“周老師,上一部拿到雙榜第一的電影是哪部?”

周黎明回道:“應該是92年的《不可饒恕》,克林特·伊斯特伍那部。”

顧小北感嘆道:“十二年了,又一部雙榜第一的電影,而這部電影竟然是一部中國電影,太不可思議啊!”

“是啊,王佳衛、侯孝賢、楊德昌他們沒做到的事張然竟然做到了。他才二十七歲,他未來的成績只怕會十分驚人,很可能會超越王佳衛他們!”

“你們誰看過這部電影?我記得在威尼斯的時候好像爭議挺大的,有不少媒體給出差評。到底怎麽樣啊?”

“我在威尼斯看了這部電影,非常喜歡。你只要看過張然對鏡頭的運用,就會驚嘆原來電影還可以這麽拍!整部電影在講夢想,也在講時代變化。但跟賈樟柯他們的電影不同,整部電影非常好看!我不知道該怎麽形容,但絕對是一部能夠載入史冊的電影!”

“我草,這麽牛逼啊,那我到時候一定要看!”

不要說其他人,張然自己都雙榜第一嚇了一跳,能夠拿到雙榜第一基本上是留名影史的傑作,《飛行家》雖然不錯,但沒到那種程度吧?

國內影迷對《電影手冊》、《視與聽》了解不多,不明白雙榜第一的意義,沒有引起什麽反應,但在國外卻引起了軒然大波,《紐約時報》對此的評價是“向大師邁進”,《綜藝》的報道是“張然,最有希望成為大師的年輕導演”。

12月7號,《天下無賊》在北平首映,打響了賀歲档的頭炮。《天下無賊》首日大賣,取得了1600萬的票房,創造了馮小鋼首日票房的新高。

以往馮小鋼的電影有著很強的地域性,以長江為界,長江以北,人人為之瘋魔;長江以南,則水土不服。不過這次,馮小鋼改變了這一點,做到了南北通吃,觀眾對電影給予了很高的評價。

票房和口碑雙豐收讓馮小鋼變得張揚起來,高聲宣布:“今年我就是沖著賀歲档冠軍來的!”

媒體覺得馮小鋼這是在向張然宣戰,畢竟張然現在是票房紀錄的保持者,不過張然並沒有進行回應。馮小鋼分明是想拉張然進行炒作,他才不上這個當。

《飛行家》的首映定在12月16號,張然從南京回到北平後,就一直為電影的首映作進行最後的布置。

就在張然為《飛行家》的首映忙碌之時,12月10號,好萊塢外國記者協會公布了第62屆金球獎的提名名單,斯科塞斯的電影《飛行家》以六項提名領跑,伊斯特伍的《百萬美元寶貝》以五項提名緊隨其後。

國內媒體最關注的無疑是最佳外語片,今年張藝謀的《十面埋伏》代表中國沖奧,而金球獎作為奧斯卡的三大風向標之一,《十面埋伏》在金球獎上的表現,決定了電影在奧斯卡上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