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迪士尼之變(第2/2頁)

張然向來信奉專業的事交給專業人士,網站建設自然就交給白雲飛他們了。當然,張然也沒閑著,他通過邁克·所羅門找到了克萊瑞姆資本管理公司的總裁彼得·泰爾。

彼得·泰爾是PayPal的聯合創始人,PayPal上市後他開始做風投,四個月前他向一家叫facebook的網站投了50萬美元,獲得了7%的股份。

通過彼得·泰爾,張然拿到了馬克·紮克伯格的電話。

張然知道馬克是個脾氣古怪的家夥,他只願意跟他合得來的人合作。張然雖然沒有看過馬克的自傳,但看過《社交網絡》這部電影,知道該怎麽對付他。

在跟馬克見面後,張然大談自己的看法,他認為Facebook過於封閉,盡管現在有將近100萬的注冊用戶,但這些都是學生。一旦他們畢業,就會迅速轉投其他的社交網站。Facebook要想長久就必須開放,讓所有人參與進來,變成一個面向全球的社交網絡。

最終,張然用3000萬美元,從馬克手中成功的換取了15%的股份。

張然向Facebook注資有兩個目的,第一,Facebook的用戶有將近100萬,這是非常龐大的用戶群。如果能夠和他們合作,可以讓YouTube在短期內獲得極大的人氣;第二,為自己留條後路,他想要做的事情風險很大,萬一不幸失敗,靠這部分股份,他還有翻盤的機會。

當然,Facebook在經歷高速發展後,會有更多的風投公司、財團投資參股,肯定會稀釋掉張然的部分股份,等到上市的時候張然差不多只有四五點的股份。但即使是這樣,也是至少幾十億美元。

就在張然與馬克完成談判時,一則新聞震動了整個好萊塢,迪士尼總裁邁克爾·艾斯納下台了。

艾斯納不是主動辭職,是被人趕下台的。艾斯納在迪士尼經營了二十年,根深蒂固,可謂一言九鼎。

不過這次他遇到了強勁的對手,迪士尼創始人的侄子羅伊·迪士尼與前任董事斯坦利·戈爾德一起集結了43%的股東,對公司近來糟糕的財務問題提出質疑,失去了《時空戰士》和《華氏911》兩部大熱的電影,投資1.1億美元的《環遊地球八十天》又血本無歸,公司損失慘重,他們要求罷免埃斯納的職務。

在董事會的較量中,羅伊·迪士尼他們贏了,罷免了艾斯納董事會主席的頭銜,緊接著,艾斯納宣傳辭去迪士尼CEO職位,迪士尼的“艾斯納時代”閉幕了。

艾斯納下台讓張然松了一口氣,以後迪士尼應該不會在處處針對自己了。當然,打壓和刁還是難免的,但起碼不會死磕。

艾斯納辭職後的第三天,又一則新聞震驚了整個好萊塢,哈維兄弟宣布與迪士尼分家,正式結束長達12年的賓主關系。根據協議,迪士尼公司支付給哈維兄弟1.3億美元,而迪士尼則得到米拉麥克斯的使用權和超過800部影片的庫存。

媒體對此議論紛紛,認為雙方分手的原因在於,迪士尼多年建立的形象一直是健康向上、老少鹹宜的,但韋恩斯坦兄弟不管這個,拍了很多充滿宗教、同性戀、血腥、暴力元素的電影,迪士尼很不高興。再加上《華氏911》讓矛盾激化,於是雙方也是必然。

實際上並非如此,真正原因在於哈維兄弟,通過當初迪士尼收購米拉麥克斯合同的漏洞賺取了大筆的金錢,而米拉麥克斯卻沒有賺到什麽錢。

當初迪士尼給哈維兄弟簽約開出的條件是,每個財年會對米拉麥克斯當年發行影片所創造的利潤提取30%~35%的績效獎金給予哈維兄弟。這個合同存在一個漏洞,迪士尼只對當年發行的影片收入計為米拉麥克斯的利潤,沒有發行的電影不計算。

哈維利用這一點,把影片分成能夠賺錢的和不能賺錢的。能夠賺錢的電影集中在一年發行,這一年米拉麥克斯賬單上大賺特賺,哈維兄弟能分到大筆的獎金;然後把可能會虧損的電影延期集中到一年發行,有些甚至會推辭幾年發行。

哈維兄弟通過這一手段賺了個盆滿缽滿,但米拉麥克斯實際上並沒有賺到錢。不過由於哈維兄弟對米拉麥克斯的子公司擁有股權,而迪士尼堅持帝門屬於迪士尼,迪士尼沒辦法直接開掉哈維兄弟,不得不跟他們談判,並最終開出了分手方案。

哈維狠狠坑了迪士尼一把,而迪士尼還不得不支付大筆分手費,手段之高明,簡直讓人側目。

張然記得艾斯納下台,以及哈維和迪士尼分家都是2005年的事,沒想到在自己這只蝴蝶扇了扇翅膀,竟然讓兩件事都整整提前了一年。

在迪士尼和哈維兄弟分家的消息公布後不久,張然接到了獅門老板古斯塔的電話。古斯塔的聲音很興奮:“哈維兄弟離開米拉麥克斯後肯定會忙著籌備新公司,沒有時間和精力來狙擊我們,對我們來說可是一個好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