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8章 提前預定《金鼎獎》(第2/3頁)

某人道:“雖然還沒看過這本小說,但是這最後一句話,將會是我畢生難忘的一句話。女孩為了救人失去了漂亮的臉蛋,自己最親密的丈夫竟……哎,我甚至可以推想之後群眾的應和聲。”

“聽了社長對小說的介紹,雖然沒看到正文,但我已經預料到了,這本小說毫無疑問地會成為經典,它的思想性是極高的。”

“不僅如此,我覺得,這本書的商業價值也會非常高,它特別適合拍成電影,但這種電影,我估計國內不敢拍。”

……

社長笑了:“我是以一種讀者視角來闡述這本書的劇情的,大家聽著好像是正劇,但是,當你們看過書之後,你們將會深刻地感受到荒誕的氣息。

李老師在創作中,摒棄掉了結構、語言、情節上的邏輯性、連貫性……”

這場會議將要結束的時候,小王抱著20來本手稿裝訂本走進了室內,將書依次發給各位領導。

眾人領到書後,竟下意識地翻看了起來。

社長道:“好,既然你們這麽迫不及待,那咱們即刻散會,所有部門要立即做好準備,我們要爭取在今年的五四青年節,全國售書!”

“社長,四年一度的《華國金鼎獎》將在五一公布結果,您的意思我們沒理解錯吧?”

“既然知道我的意思了,那還不去抓緊忙?散會!”

……

《華國金鼎獎》,是國內文學作品的最高獎項,四年一辦,在五一公布,目前已經舉辦了17屆了。

而對於作品的評定,組委會將對過去四年內的優秀作品進行篩選,一部分入圍的作品再經過嚴苛的審核。

這個獎項,和讀者們無關,一本在市場上大獲成功的作品,未必能入了評委的眼。這個獎項是要求文學性和深刻性的。

像李凡《振翅高飛》這種未發表的作品,提交給組委會的話,也是沒問題的,歷年來都有未經發表的作品參加評選的,而一旦獲獎,那上市之後的銷量自不必提。

所以,很多新書都惦記著先參加《金鼎獎》的評定,在上市出售,哪怕得不到金鼎獎,得個優秀獎也是可以的。

《振翅高飛》參加《金鼎獎》是有極強的優勢的,別的不說,人脈資源就無敵了。

當然了,李凡的實力用不著走任何後門,假如說李凡想走後門的話,看看他的人脈關系:

今年《金鼎獎》十大評委中,有四個人是京大的;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趙建民是首席評委,他對李凡的欣賞不許多言;

有一個評委是人民大學的名師,他是李凡新考據學派的一份子;

還有一個評委是浙大歷史學院的院長,他寫過《對李凡先生‘軸心時代’理論的再探討》;

剩下的那三位評委,一個受聘於樂知網文、史、哲頻道首席內容官,另兩位倒是和李凡沒有什麽直接關系。

不過,他們兩個是畢老的得意門生。

這種現象只能說明:人站在一定高度的時候,一道道墻壁都會自主地打開後門,雖然也並不需要,但客觀存在。

“不論如何,評選文學獎項,搞什麽個人關系那是腐敗,那是嚴重的道德問題,一切還得以作品的水平來作為唯一的評定標準。

好吧,我就明說了,我是怕你們因為李凡是京大派的,是享譽國內的著名學者,甚至還可能是某人的領導,而你們為此而偏重於他。這樣不好,如果你們不公平對待,李凡也會很憤然。

……

不過,李凡這本《振翅高飛》寫得真的太獨特太有魅力了!好,好啊!”

上面這席話,是金鼎獎名譽主席畢勝元老先生坐在醫院病床上,拿著iPad做視頻會議時,對金鼎獎評委說的一席話。

任何獎項都一定有走關系的,這是正常現象,有哪個獎項的誕生是徹底純粹的?不可能嘛!

李凡用不著走關系,他也討厭這種情況,不過,別的評委卻都上趕子給他面子,但其他作者就不一樣了,都剜門盜洞找關系,希望評委多照顧一下。

沐子,和瀟瀟齊名的那個著名女詩人,她五年磨一劍,寫了一部長篇小說,也決定沖擊一下金鼎獎的獎杯。

這天,她來到了舅舅家,走進書房時,只見舅舅在埋頭看書,還不時興奮地用拳頭捶一下大腿。

“舅舅!舅舅!!”

“哦,小沐來啦!”

“舅舅,您看書呢?”

“嗯!對了,小沐啊,你那部參賽作品《馬麗的微笑》寫得不錯。”

沐子開心地道:“舅舅,那您外甥女能不能得金鼎獎,就看您給不給力啦!”

這舅舅笑了笑:“李凡也帶作品參賽了。”

沐子一怔,“啊?他也參賽了?那……那您外甥女能不能獲得優秀獎,就看舅舅您給不給力啦!”

瞧瞧,這女人多有自知之明!畢竟李凡在文學界的地位擺在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