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論菜(第2/2頁)

“這個菜看上去相當美觀,是九個碗裏最具工藝、最有造型的一個頭菜。”

“再說這肘子,肘子老話裏叫‘膀’,但是舊時辦席面就殺一兩口豬,那裏來這麽多的肘子啊?但是這也難不倒老祖宗們。”

“將五花肉切鬥碗面大小的四方形,先用烙鐵燒紅烙肉皮,去其汗皮味,刮洗幹凈,連同邊角瘦肉一起先煮熟入味。撈出趁熱均勻抹上冰糖糖色,晾幹水汽後入油鍋炸至出油上色,待豬皮焦酥起泡後,再撈出入開水裏洗油緊皮,得到類似肘子的帶皺型虎紋肉皮。”

“之後撈出,先用調味汁打底,再將肥肉放上面,鋪上瘦肉塊,擺上蔥絲姜片入蒸籠蒸制熟爛,再扣入鬥碗中上桌。這樣做出來的‘肘子’色澤紅亮、肥而不膩,肉軟嫩如豆腐。風味口感和真正的肘子一模一樣。”

“我們再說甜燒白,甜燒白又叫‘夾沙肉’。”

“選用帶皮的全肥保肋肉,先煮熟撈出晾涼。切兩刀一斷的連片,把餡心包在兩片肉之間。”

“餡可以是豆沙餡,也可以是湯圓餡,還可以加上蜜餞、花生、芝麻、糖等。包好後放在扣碗裏擺出形狀,有個名堂叫‘一封書’。”

“帶皮一面貼碗底,‘一封書’左右兩邊空隙處各放一片夾沙肉,入蒸籠蒸制。出菜時倒扣於盤子裏,撒上白糖上席。夾沙肉做出來要皮軟肉亮,能透過肉面看清楚裏面的餡心。才算是資格。”

“現在也有將甜燒白和酒米飯合二為一的菜式,就是‘櫻桃肉’或者叫‘龍眼肉’了。”

“酒米就是糯米,將糯米洗凈用水泡漲,蒸籠墊紗布,放糯米蒸熟,趁熱加黃糖水調和。”

“扣碗裏用保肋肉卷成小筒,帶皮一面點上櫻桃蜜餞,底下填上豆沙或者湯圓餡,皮沖下列放到扣碗裏,周圍灑放點蜜餞、陳皮、幹桂圓之類,再將糯米飯裝入扣碗裏,入蒸籠蒸至熟透。出菜時翻扣在盤子裏,撒上白糖上席。”

李君閣聽得連連點頭,說道:“難怪能經歷這麽久而不衰,這些菜式還真是麻煩的。”

劉三高說道:“那是,今晚就得殺雞殺鴨,炸丸子炸酥肉的忙開了,明天你們就瞧好吧!”

李君閣說道:“好家夥說得我這都餓了,趕緊給我弄幾個菜,我給四爺爺他們送過去。”

劉三高說道:“這裏邊又有說道了,九鬥碗宴席從上午殺豬開始,就要把幫廚的夥食管起來,今天中午、晚上以及第二天早上這三餐都要炒小煎菜伺候著。現在大師傅正在炒菜,一會分幾盤給老人家送去就好了。”

……

第二天一早,李君閣起來剛跟麻頭白大它們親熱了一會兒,老爸就看不慣了:“今天這麽個大日子,你一早起來又開始逗狗玩鷹了!”

李君閣說道:“就是因為今天要忙,所以才早點起來跟它們親熱啊。”

眼看老爸臉色要變,趕緊說道:“好好好,我馬上就趕到祠堂去行了吧。”

老爸老媽跟李君閣三人昨天在祠堂那邊忙到淩晨,招呼殺雞殺鴨,油炸上籠,端茶送水,天都要蒙蒙亮才回來打了個盹,也是夠累的。

在早上的稀飯裏邊加了些靈泉水給大家補一補,李君閣扶著奶奶一起往祠堂走。

司星準跟阿音兩個從昨晚就上躥下跳了,還加上梁慧麗和李涵秋,一個攝像三個攝影,說是要記錄下充分的素材,整理好放網站上去。

連大師兄也不閑著,連無人機都玩上了。

司星準也跟著李君閣瞎喊:“大師兄別玩了,待會上席的時候還要拍呢,別玩得沒電了!”

李君閣一腦門子黑線:“這都搭上棚子了,你們待會用無人機能拍到啥?”

司星準說道:“為了藝術,必須犧牲,先把棚子拆掉,等頭排上滿就開拍,拍完在把棚子牽起來吧!”

李君閣把梁慧麗跟阿音喊來,說道:“你們看這樣弄合適不?”

梁慧麗說道:“為了弄出效果來作為資料上報和宣傳,要不就讓鄉親們擔待一會兒唄,以後旅遊搞起來,這個肯定是拳頭產品啊,估摸著家家農家樂都得開這席面,跟鄉親們解釋一下,應該是可以理解的。”

李君閣說道:“那行!那我們就拆!”

說話間電話響了,原來是渝州的一幫老同事到了,李君閣又趕緊去久長居安頓他們。

這幫子人也不老少,人力部的謝芳,設計部的馮崇飛跟王文強,業務部的葉小芹齊菲菲還有家屬娃娃,也是十一二號人。

王文強見面就大喊:“師傅師傅,我們看你來了!”

謝芳一看李君閣就笑:“喲!菜鴿子今天收拾得好帥啊!”

李君閣一腦門子黑線:“謝姐你嘴下留情,這小名就別往李家溝帶了。”

謝芳哈哈大笑,說道:“好!今天是你們李家溝的大日子,就暫且放過你,來我給你介紹,這是我家那位,跟你本家,李書平,這是我家小孩,叫李星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