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7章 推恩令

商王宮內,杜興和帝辛坐而論道,談論可以改革的各種事就足足商議了好幾個時辰,這過程,杜興說的很盡興,帝辛聽得時而恍然大悟,時而激動的起身走來走去。

他本就是致力於改革的大王,以前只靠自己的才幹,只靠從民間發現的賢才,他們都有著極大的時代局限性,尤其是那些民間人才,本就出身卑微,眼光見識對比帝辛都差遠了。

很多時候帝辛說出來的話,提出的改革措施,自己都要花好多時間主動去解釋,才能讓那些人才勉強跟上他的思路。

就如後世楊廣,開京杭大運河,足足造福後世上千年,但在楊廣那個時代有多少人能理解廣哥的目光有多深遠……負責主持運河建造的,恐怕也理解不了其準確含義,只是被廣哥暴力震懾著不得不去做。

帝辛提出的各式各樣改革措施,也是那樣,手下人能做,卻沒幾個能明白他的良苦用心,真正的內涵。

現在,被不知名的方外高人送來的杜興,每每提出一個觀點,都和帝辛極為合拍,很多時候對方提的,還需要帝辛思考很久才能明白,而且明白後,特別契合帝辛的理想。

至於他已經提出來推行的改革措施,杜興則是每一種都能輕易理解帝辛最初的想法,講多了,帝辛這個大王有種遇到了知己的痛快啊。

“痛快,痛快,愛卿請滿飲此杯,得愛卿,朕猶如得國之柱石,哈哈!”在杜興又一次講出一個改革點,帝辛才端著酒爵走來,大笑著敬酒。

“有了愛卿所說的推恩令,朕以後再去削弱諸侯,加強中央集權,簡直如虎添翼,大善!”

大商的諸侯封國模式,和漢代分封的眾多諸侯王不一樣,但推恩令依舊是一招削弱諸侯的超級大殺器。

以前的西岐、西伯侯,上一代死了自然有一個兒子重新繼任,繼承的都是完整的西伯侯勢力,對方的數代累積,也讓侯國勢力越來越強,每每想起來帝辛就寢食難安,偏偏在沒有合適理由借口時,他根本不敢動西岐,不然其他諸侯怎麽想?

現在好了,大善啊!推恩令?再仔細品味推恩令的意義,帝辛再次狂笑,“姬昌啊姬昌,天天在境內傳播朕的暴虐,愛美色聽信婦人言,呸,就他那樣的人,也有臉說朕?朕只有武庚一子,他呢?足足十八子,加上認的義子足足近百,推恩令一出,我看他怎麽招架!”

如果能把現在的西岐一股緊握在一起的力量,直接分割成18份……那樣的西伯侯侯國,對帝辛真沒有絲毫壓力了。

至於姬昌能不能看出推恩令的真實含義?能,肯定可以!別說姬昌了,這政令推廣出去,只要精明一些的諸侯或諸侯麾下卿士,都能看出來。

但看出來又如何?

帝辛這個大王是純粹的一番好意啊,你看,朕是不忍你死後,那些沒能繼承侯國的兒子受苦受罪,被繼承侯國的兄弟打壓啊,現在全部領實權,包括行政權和軍權,都分一份……

妥妥的為你好!

這政令,即便姬昌心理膩歪,能繼承諸侯之位的嫡長子伯邑考不爽,剩余的姬發、姬旦等兒子,又有幾個會不動心?封神故事裏,姬昌的嫡長子伯邑考是死在紂王手裏的。

但歷史上可不是,歷史上一說伯邑考早夭,另一說姬昌不喜,中途廢了伯邑考這個嫡長子,傳位給姬發的。

這個融合位面,到現在連杜興也明白了很多事,比如歷史上真正存在於商周交接期的人物,其性格原型全是以史為本,他們性格行為命運,基本參考歷史,然後增加一些封神故事裏的能力。

只有歷史上不存在的虛幻人物,才是和演繹神話故事一樣。

因此,這裏的帝辛行為模式和歷史一樣,卻也有神話裏托梁換柱的偉力,比霸王還猛的多,西伯侯姬昌行為模式和歷史一樣,卻有著神話裏蔔卦的能力。

既然以史為本,西伯侯家的長子伯邑考,當然不可能死在紂王手裏了,現在也沒早夭,更還沒有被姬昌廢掉,妥妥的嫡長子世子。

只可惜這個伯邑考,很孝順性格也很好,和一群弟弟關系也不錯,但他能力很渣,姬昌18子裏,只有次子姬發,這未來的周武王,還有四子姬旦這未來的周公,才是姬昌的左膀右臂,西伯侯府下一代的棟梁。

不管是不是因為伯邑考太無能,姬昌才會在後面廢掉他傳位姬發,現在這些不是還沒發生麽?

帝辛的推恩令只要傳到了西岐,屁股想也知道,姬昌那一群兒子會是什麽反應,不說姬發姬旦這兩個超級大牛,卻沒有繼承權的兒子會怎麽想了,另外一票既沒能力也沒資格的紈絝兒子們,估計都會狂歡起來,然後天天催著各自的母親去讓姬昌真正推行推恩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