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72章 書生意氣(第2/2頁)

掉書袋?拼觀點?

簡直是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獄無門你闖進來。

除了特別勤奮的圖書館管理員,和專職的報紙評論員,很少有人比強制性讀報的審讀邊學道更有觀點,尤其現在是2006年,他有領先時代8年的見識。

這個時候,王天明沒法接話,因為他要等邊學道說出為什麽knowledgeable people不算知識分子,才好找機會反駁。

邊學道繼續說:“一個intellectual應該是具有研究、思考、推斷能力,可以在各領域提出和回答問題的人。培根說‘知識就是力量’固然不錯,但是我們不能忘記愛因斯坦的名言‘想象比知識更重要’。我國科技工作者總數超過2000萬人,居世界第一位,但卻至今沒有一名諾貝爾獎獲得者,究其原因與我們對知識分子概念的理解和培養方式的偏差不無關系。在當今中國,學富五車的knowledgeable people數不勝數,博士、碩士、學士滿天飛,但是才高八鬥的intellectuals卻寥寥無幾,缺少發明家、缺少創新者,更缺少具有獨立見解的思想家。”

“所以我說,得到博士學位的人早已不足看作是知識分子,即便是大學教授也不一定就是知識分子……”

邊學道說到這,王天明的臉一下就紅了,裴桐緊張地看著老師,感覺像是怕他當場掀桌子。

把目光從王天明身上移開,邊學道說:“至於科學家,只在有限的條件下才算是知識分子。真正的知識分子,應該不止是一個讀書多的人,他的心靈必須有獨立精神和原創能力,他必須為觀念而追求觀念,他應該是以思想為生活的人。另外,知識分子必須是他所在的社會的批評者,也是現有價值的反對者,批評他所在的社會而且反對現有的價值。”

“一個人,不對流行的意見,現有的風俗習慣,和大家在無意之間認定的價值發生懷疑並且提出批評,那麽,這個人即便讀書很多,也不過是一個人雲亦雲的活書櫃而已。從這一點上看,在座諸位,只有針砭時弊的王老師,才當得起知識分子四個字。”

坐在椅子上的王天明,臉上青一陣紅一陣,突然起身,端起自己面前的酒杯,一飲杯盡,拂袖而去。

裴桐見了,起身說“對不起”,追了出去。潘中富向秘書使了個眼色,秘書也追了出去。

看著秘書的背影,潘中富轉回身笑呵呵地說:“王教授書生意氣,邊總別見怪。”

邊學道說:“我大學時是辯論隊的,遇到好對手就按捺不住,潘總回去幫我跟王老師道個歉。”

潘中富說:“包我身上了。”

餐館外,跟潘中富分開,祝植淳問邊學道:“你大學時真是辯論隊的?”

邊學道拍著胸脯說:“如假包換,我那還是校隊呢……”

……

在波爾多幾天,潘中富的酒莊沒買成。

一是他眼光高,看中的幾家都太貴。二是中介告訴他,投資波爾多酒莊不是那麽簡單的,不僅需要投資者事先經過細致的調查研究,而且還需要投資者有十二分的耐心,因為通常情況下,賣家方面還有一系列程序要走,要完成一項波爾多酒莊收購計劃往往需要6個月之久。

6個月……黃花菜都涼了。

潘中富買酒莊是想報一言之仇,6個月後,再想把班上的同學聚在一起就不容易了,況且到時沒準人家都忘了這茬兒,他又何必自揭傷疤?

而且冷靜下來仔細想想,投資酒莊風險不小,至少在潘中富眼中是這樣的。因為他賣保健品起家,一路都是賺快錢,賺慢錢,他不喜歡。

潘中富不買酒莊了,裴桐也就失業了,失業前,她還要替潘中富去一趟中介,幫他撤銷購買意願。

在中介,裴桐遇見了在飯桌上把王老師氣走的邊學道。

這次邊學道是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