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9章 【誰還沒點黑歷史?】(第2/3頁)

也就那麽翻來覆去的一套說辭,這位老總居然在當地混得風生水起。各級官員和商界同行都樂此不疲,聽了一遍又一遍,然後各自回去應酬時也當做談資來吹噓——用來活躍氣氛和拉進關系很有效果。

……

關於宋維揚“傳奇”經歷的報道,熱度絲毫不亞於當年牟其中用罐頭換飛機。甚至還猶有過之,畢竟宋維揚已經躋身中國首富,一舉一動都會放在聚光燈下供人審視,更何況還是這種遊走在法律邊緣的灰色行為。

在一片驚嘆和佩服的聲音當中,當然也少不了質疑和攻擊。

好在喜豐公司一直跟媒體關系很好,每年的公關費用就要撒一大筆。而且宋維揚也頗受官方認可,各大官媒並沒有站出來聲討,僅有一些迫切需要銷量的小報在蹦跶。

就連剛剛發文質疑腦白金,指責史育柱虛假宣傳的《南方周末》,這次都沒有趁機背刺宋維揚——每年給的車馬費起作用了。

只有始作俑者於傑,天不怕地不怕,頗有跟宋維揚死磕到底的氣勢。

歷史上,這位老兄屬於“異見作家”,被人稱為“大陸李敖”。他靠罵秋雨老師轟動文壇,又靠罵本山大叔被公眾所熟知,再罵二月河、池莉等人來保持名氣。這家夥甚至覺得罵名人不過癮,幹脆直接抨擊政府,還因亂寫文章被拘留,最後其作品沒有媒體敢刊載(《南方周末》都不敢),最後跑去大洋彼岸做了美國公民。

僅僅過了兩天,於傑就再次發表博文,而且把攻擊目標從宋維揚放大到整個中國社會。大致內容是:中國已經徹底論為拜金主義、功利主義社會,人們衡量成功的標準,不再是美好的品德與對社會的貢獻,而是看這個人有多少錢。百萬富翁是小成功,億萬富翁是大成功,宋維揚這種百億富翁就是成功的化身,他放個屁都是香的,拉泡屎都有人搶著吃。因為宋維揚有錢了,成功了,於是他當初的詐騙行為也能被忽視,甚至被人以崇拜的語氣津津樂道。中國人已經失去了生活的方向,長此以往,這個國家也會失去方向。反觀美國……

一些仇富者、嫉妒者和亂帶節奏的網民,還有少部分心存社會的道德人士,立即圍繞著這篇博文展開熱議。

宋維揚根本懶得理會,他給出了兩個聯系方式,分別是喜豐和神州科技的電話。幾天內共有200多人來電聯系,大部分都是問候,順便約宋老師來個集體聚會。但也有一家公司和20多個“學生”,還真打電話找宋維揚要錢,估計這些人都生活比較拮據。

那家公司已經破產了,300多號人的國有企業,現在原有職工聯合起來找宋維揚要債。事實上,宋維揚賣出的獎杯,曾讓那家廠子紅火過半年,但因為空降領導把廠子直接攪黃。

宋維揚得知消息以後,自己並沒有出面,但讓人全部10倍奉還,一共花掉了50多萬。

至於獅子大開口要挾起訴的,目前為止還真沒有,中國首富的瓷可不是隨便能碰的,至少也得掂量一下自己的實力。

眼見著於傑在網上越來越跳,跟著黑宋維揚的越來越多,陳桃率先坐不住了。她打電話給宋維揚道:“你就真不管了?”

宋維揚笑道:“我怎麽管?又不可能全網絡刪帖,難不成找警察把他抓進去?這事兒越鬧越說不清楚,你越理睬他越高興,不如冷處理一段時間。”

陳桃說:“我來管!”

陳桃以前是喜豐公關部門的大總管,認識許多報紙雜志的總編。她逐一親自打電話過去,問這些總編們,手裏是否有於傑的黑材料。

你還別說,半天時間就找出來了。

無論古今中外,罵戰都是理不清的,只會搞出一地雞毛。而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根本不講道理,直接挖對方的黑材料,把這人的名聲搞臭了,那他說話自然也就沒有可信度了。

陳桃拿著於傑的黑材料連發幾篇博文,別的廢話沒說,只是把雜志上的文章照搬上去。

第一篇博文,是拿於傑的《我看水滸》,與朱大可的《流氓的精神分析》對比,其中有三個段落驚人相似,甚至有些語句一字不改直接抄襲。

第二篇博文,是拿於傑的《知、性、遊——重讀楊絳》,與胡河清的《楊絳論》對比,兩篇文章有多處相似甚至相同的地方。

第三篇博文,是把謝有順的《盜亦有道——看文壇剽客》原文貼出來,這篇文章直接就是罵於傑抄襲的。

接著還有朱海軍的《於傑不配做任何人的朋友》,劉紹銘的《剝皮的藝術》,李立研的《“天才”的“盲點”——由於傑學風到其立論》,這些文章的內容,全是諷刺或直接罵於傑抄襲,只不過以前沒有引起大範圍關注而已。

現在於傑和宋維揚的爭論,早已成為網絡熱點。而陳桃把這些文章貼出來,立即讓於傑陣腳大亂,已經引火燒身自顧不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