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6章 飛梭長茄(第2/2頁)

果熟蒂落,飛梭長茄的生長期卻沒有結束,而是開啟第二期的生長模式。

飛梭長茄是林曾目前手中煉制第一種兩期生長的植株。

兩期生長的模式很有意思。

第一期是生長方式與正常植物相同,土壤種植,發芽,長葉,開花,結果,等果實掉落,植株枯萎,種植者收獲一個巨型魚鱗茄子,以及數量不等的普通晶源體。

這個巨型大茄子表面的大魚鱗,就是飛梭長茄能在水中自由行走的原因。

將飛梭長茄的果實放入水中,這些鱗片自然打開,細看可知每一片鱗片,都是有數量不等的纖細銀紫色絨毛並排組成。

這種鱗片形成的原因,是林曾使用了浪水紋,清羽紋等多種海洋育種師的符紋煉制植物後形成。

擁有這種水鱗片的植物果實,就能在人類的控制下,借助水浮力和水流力,自如行走在海洋中。

進入水中的飛梭長茄果實,正處於生長二期階段。

新生的飛梭長茄內部如海綿組織的結構,可以輕易漂浮在水中。

飛梭長茄的二期生長階段在五到十年不等,可供一到兩人在水中使用。

等到飛梭長茄真正結束生長期之後,它就失去了作為交通工具的作用,但卻能從飛梭長茄船體內,收獲一到三枚高品質的晶源體。

而到那時,飛梭長茄質地就完全發生了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