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5章 自主攻關(第2/2頁)

陸子安略微思索片刻後,點了點頭:“很有道理,這樣復雜的水域,進行沉管隧道是很合理的設定。”

“但是,我們的工程師們為了準備這個工程全球去考察過,目前世界上有兩條超過三公裏的隧道,一個是歐洲的厄勒海峽隧道,還有一個是邯國釜山的巨加跨海大橋。”

橋梁專家遞來一疊照片,面上罕見的露出了一抹郝色:“邯國這座大橋的安裝部分,是歐洲人提供的這方面的支持,每一節沉管安裝的時候,會有56位荷蘭專家從阿姆斯特丹飛到釜山給他們安裝,但是,我們提出能不能到附近去看一看他們的裝備,被他們拒絕了,所以我們只能在離大橋大概三百米左右的海面上,開了個船過了一下,用下卡片機拍了幾張照片。”

陸子安接過照片,微微皺起了眉。

在他仔細觀察的時候,專家也繼續道:“然後我們找了荷蘭的一家世界上最好的公司合作,但是……他們開了個天價:1.5億歐元。”

差不多,就是十五億人民幣,都不需要四舍五入了。

聽了這個價格,陸子安的手頓了頓,擡起眼看他:“有談判嗎?”

“有。”專家搓了搓手,有些無奈:“談判的過程,有點難度,在最後一次談判的時候,我們的林總設計師跟談判員說,給三個億,只要一個框架,我們只要他們用這三億,給我們提供最重要的、風險最大的這部分的支持。”

陸子安略微想了想,就知道荷蘭人拒絕了。

果然,專家嘆了口氣:“他們說,我給你們唱首歌,唱首祈禱歌!”

談判破裂,但問題仍然存在。

拿十五億去買個技術咨詢,這事他們幹不出來,但是世界上其他國家的沉管隧道技術也無法在此照搬套用。

怎麽辦呢?

他們目前就只剩下了一條路:自主攻關!

眾人眼巴巴地瞅著陸子安,專家更是一臉期待:“我們的林總設計師說,想跟您見一面,請教一下關於這機關術和榫卯工藝的詳細內容,他對您這個能夠將兩塊木頭切開,再拼合在一起,還不露縫隙的方法非常感興趣!”

後面的一個人連忙補充:“林總設計原本想親自來的,但是他現在還沒……”

“沒關系。”陸子安手指從地圖上撫過那些用顏色勾畫出的大橋的預定位置,目光璀然:“因為,我也對這個工程,非常的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