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1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2/2頁)

等的就是你這句話!

卓鵬目光平淡地掃了眾人一眼,直到所有人都慢慢安靜下來,才慢條斯理地笑了笑:“其實,今天之所以開這個會議,也是陸大師托我向大家轉達一下他的想法,不過在此之前,我們得立法三章。”

說著,他也沒有什麽遮掩,把陸子安和他商議的事宜挑了些重要的說了一下。

聽說是要把這麽精致的藝術品制作工藝都教給他們,所有人都來了精神,連聲表著態。

有這樣的誘惑在前,什麽規則規矩,他們都心甘情願地去遵守。

於是卓鵬就趁著這個機會,和他們正式擬定了合同,並簽了字。

等到會議結束,秘書一邊整理著所有合同,一邊在心裏頭琢磨著,果然老大還是老大,真正的兵不血刃就把事兒給解決了啊。

他原以為這事很棘手來著,畢竟那規矩可有些嚴苛啊……

比如說制作方法只能由百工門教習,他們不得擅自外傳,比如說必須以人工制作,不能粗造爛制……

條條款款列下來,看得人頭都發暈了。

好在到底這事還是辦妥了,一想到剛才搬了《清涼月》實物出來後,那些人瘋狂的眼神,秘書都忍不住笑了笑。

要是他們知道卓總手裏頭還有幾個模型的話……

送完師傅們回來的卓鵬一眼就看到他這秘書又在神秘兮兮地笑,笑罵一聲折身回了辦公室,給陸子安打電話。

結果死活沒人接,卓鵬不禁微微擰眉:“怎麽不接電話?出什麽事了嗎?”

可不就是出事了嗎,此時的泰霄廠正門,已經被人團團圍住了。

各路媒體長槍短炮支著舉著,恨不能直接沖進去。

但偏偏被攔被阻,他們有的偷偷跑去後門查看情況,有的則站角落裏打電話疏通關系。

更多的,就是此時站在門口揚聲想進去采訪的一眾了。

陸子安一行得到消息的時候,他們正在參觀景泰藍的車間。

制作景泰藍,首先便是制胎。

雖然很多人誤以為景泰藍是瓷器,但其他它並不是,它的底胎一般都是銅胎。

制胎則是先將紫銅片按照圖紙要求剪出各種不同形狀,並用鐵錘敲打成各種形狀的銅胎,然後將其各部位銜接上好焊藥,經高溫焊接後便成為器皿銅胎造型。

看著一長排的工人頭也不擡地專心制作,手裏形態各異的銅胎逐漸成型。

每一個翻轉的動作,都是無比的熟練,每個角度都精準無比。

這樣的場景,讓人不知不覺便屏住了呼吸,感覺心跳都在加快。

——要達到這樣的程度,背後不知付出了多少辛勤的汗水!

一行人並未高聲喧嘩,甚至所有人都情不自禁閉上了嘴,不願意打擾沉浸在創作之中的人們。

悄然走過這個車間,然後便是掐絲工藝。

到了這裏後,台面平整,但是銅胎上已經開始有了用鑷子將壓扁了的細紫銅絲掐、掰成各種精美的圖案花紋。

然後再蘸上白芨粘附在銅胎上,篩上銀焊藥粉,經900度的高溫焙燒,將銅絲花紋牢牢地焊接在銅胎上。

負責每道程序的,都是不同的人,他們彼此親密無間,甚至不需要多言,一舉手一投足,輕輕一指對方便明白了他的意思。

陸子安默默地看著,眉頭微皺,心中卻有了更多的思量。

點藍、磨光和鍍金工藝,一間一間地走下來,一趟雖然有些走馬觀花的感覺,但是卻能給人更深的體會。

一百零八道工序,細致又縝密,難得的是他們完全沒有漏下任何一道程序,完完全全沒有一點點投機取巧的感覺。

眾人不禁想到了展覽廳裏那些精美的景泰藍,大概,也只有這樣認真對待手裏的工作的人,才能夠制出那般精美到極致的工藝品吧?

但是看完之後,陸子安卻有了一個想法:景泰藍,只能用於瓶瓶罐罐嗎?為什麽從未見過平面的物事?

泰霄的高層們看著眾人臉上的驚嘆,與有榮焉地道:“如今我們的景泰藍工藝品在海內外極為暢銷,鎂國有不少商家都下訂單……但是如今確實有很多低廉的景泰藍,拉低了整體的档次和水平,卻不知應先生有什麽建議?”

應軒一直在一旁擔當著聽眾的角色,猛然被點名,他一時都有些沒反應過來:“我……”

他一邊組織語言,一邊卻看到那人的目光不著痕跡地掃過陸子安,顯然醉翁之意不在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