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章 以綿薄之力,盡心傳承(第2/2頁)

比如有位玉雕大師,戴專家很喜歡他的玉雕,也和他提過建議,但卻被當場拒絕了。

後來他們館裏推出人手一本的宣傳冊,戴專家也邀請過幾位大師,想在裏面加一點關於技藝的小細節,用來做文物的詳細描述。

但是很可惜的是,人家送來的文字,華麗有余而嚴謹不足,更多的是千方百計地將自己的名字綴在裏頭,幾百字的說明,倒有大半是在寫個人生平。

自那以後,戴專家輕易不再與人提建議,所以這次他會去跟陸大師提建議,姚館長其實挺意外的。

戴專家更是感覺心潮澎湃,捧著冊子激動地道:“只有陸大師,才是真的把這件事情,當成責任在做。”

以前是他想岔了,總是覺得有名的大師不需要這般錦上添花,所以才專門找那些有了些名氣卻又不甚出名的大師合作。

卻沒想到,人家有點名氣自然想更出名,只有陸大師這般對名利已經沒有興趣的,才會真正辦實事。

他原本專門請了人過來畫插畫,但是人家不管怎麽畫,他都覺得配不上文字。

此時看到後面一疊挑選過的圖,戴專家頓時感覺松了口氣。

各個部件,都是曾經陸子安做過的。

每個細節清晰可辨,難得的是與文字完全匹配,甚至他都不需要再進行修改,直接掃描就行。

其他文字都重新輸入,手稿戴專家只復印了三本。

但是關於扉頁內容,姚館長還在思考說要不要請哪位大師給題字,戴專家想都沒想,直接拒絕了:“就,用這張吧。”

姚館長微微皺了皺眉,拈著那張薄薄的紙,沉吟道:“這字當然是極好的,但是這是陸大師自己的書……”

“正是因為是陸大師的書,所以才不能讓別人題字。”戴專家手指著那張紙,認真地道:“館長你覺得,還有什麽內容比這個更好?”

【傳統文化博大精深,以綿薄之力,盡心傳承。】

短短三行字,道盡業界良心。

姚館長之前只顧著欣賞內容和文字去了,關於這一頁還真沒仔細看過。

此時看著這幾個字,終於明白戴專家為什麽如此堅持。

“我明白了。”姚館長面帶笑意,並不因為被拒絕而心生惱意,誠摯地道:“的確,如此風骨,沒有人能與之比肩。”

以陸大師的為人心性,若讓人題了些不知所雲的內容上來,反倒是對他的玷汙。

經過多方確認後,這本入門手冊便開始了第一批的印刷。

他們找的是最好的印刷廠,官方也無比支持,市長甚至還特地前來參觀了一下,綜合多方面因素考慮,印刷廠第一時間便對他們的冊子進行了印制。

因為不確定好不好賣,所以第一批只定了一千本的量。

陸子安是想的很清楚的,他爸拿了五十本的名額過去,他的徒弟們自然得人手一本,所以四舍五入,他這裏就拿走了一百本。

“為什麽我會覺得我們好像印少了?”姚館長有些心神不寧。

“沒關系沒關系。”戴專家很淡定:“拿走了一百,這還有九百呢!妥的很,妥的很。”

大概是有壓力的原因,印刷廠出刊很快。

原定一個星期的工作量,他們五天便完成了。

將新書拿到手裏的這一刻,戴專家喜不自勝,捧著書看了又看。

這本書參考了陸子安的意見,沒有進行燙金燙銀,頗為低調。

但是當拿到手裏以後,就能夠發現,什麽叫低調與格調。

紙張富有紋理,不是印上去的花紋,而是真正的有起伏有凹凸感的紋路。

封面蒼勁有力的四字行書,蘊藏著撲面而來的自信與底氣,讓人忍不住凝神靜氣,細細品讀。

與手稿不同的是,加入了各類插圖的書頁內容更加清晰明了。

每一頁內容都非常豐富,讓人舍不得翻頁。

戴專家按捺住激動的心情,第一時間,給陸子安發了一百本過去。

然後姚館長自掏腰包,買了一百本,說是要送人。

他琢磨了一下,也出錢買了五十本。

其他的他還沒想好要用什麽方式進行售賣比較好,就被一群聞訊趕來的記者們堵住了。

“這是陸大師的書?請問能給我們看看嗎?”

“請問是準備走哪個渠道?我們報社非常願意提供場地,免費給陸大師進行宣傳,就在我們那裏進行簽售會也是很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