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6章 心如工畫師,能畫諸世間(第2/2頁)

但是,這和玉厄有什麽關聯呢?

靜靜地看著這個空蕩蕩的香匣,陸子安陷入了沉思。

四周一片寂靜,戒虛大師微笑地提起檀香袋,飄然而去。

林間有微風輕拂,陸子安心底卻一片燥熱。

什麽意思?

買櫝還珠嗎?

難道戒虛大師是說讓他將玉雕和木雕相結合?可是他已經這樣做過了,成效不大。

一片迷茫中,陸子安忍不住想詢問。

擡起頭才發現,戒虛大師不知什麽時候竟然已經離開。

不會這麽簡單的,既然戒虛大師走了,就說明他認為這件事情已經得到解決。

那麽,會是什麽呢?莫非這玄妙出在這匣子上?

陸子安將玉匣闔上,再打開,仔細研究。

紅檀木,大紅底漆因年日長久已經逐漸變暗,成了深色暗紅。

制作簡單,沒有任何其他機關,開關甚至因使用太多次而有些松動。

不管從哪方面看,這都是一個普普通通,簡單得不能再簡單的木匣子。

如果說它唯一的特殊,那恐怕就是這久久不散的檀香了。

慢著。

香。

陸子安端起木匣,湊過去輕輕地,吸了一口氣。

濃郁的檀香撲鼻而來,陸子安微微閉上眼睛。

習氣不離心。

木匣外層塗有漆料,木料本身的香氣根本聞不到了。

此時匣中已無檀香,但香氣卻久久不散。

檀香有盡,香匣不換,日復一日,味道就附著在香匣裏;習氣的養成,也是如此。

為什麽玉雕界的壞風氣,屢禁不止,那些壞習慣屢教不改?

因為耳濡目染,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師傅教徒弟,徒弟教外行。

那麽多年的行為,他們已經習慣了走捷徑,讓他們重新開辟新路,必然就要放棄眼前的榮華富貴——誰肯呢?

玉厄。

厄不在玉,在人。

玉石不僅是不可再生的寶貴資源,更是自古以來就被作為君子德行的物質載體。

那些拿頂級玉料復制他的作品的人,沒有任何創意在裏面,僅僅是為了利益,簡直是暴殄天物。

如此任意揮霍寶貴的玉料,上對不起祖宗,下對不起後人,更對不起中華綿延近萬年傳承下來的玉文化。

果然如戒虛大師所言,心如工畫師,心是怎樣的,創出來的世界就是怎樣的。

真正的玉雕大師為什麽如此稀缺?因為境界不夠。

技藝技藝,技是基礎,但藝是升華。

目光如此短淺,為了眼前的利益放棄了長久未來的人,又怎麽會懂得玉之精髓?

那麽,分析都是確切的,如果想要消除玉厄,就得從根本上斷絕這些惡習。

靜靜地看著這個空匣,陸子安已經明白了戒虛大師的意思。

空。

所有檀香取出來,重新裝填其他的香。

習氣自然,時日一久,香匣自然會染上其他的香氣。

而於玉雕其實也是一個道理,他之前的那些小打小鬧,動搖不了玉雕界的根本。

充其量只不過是在日漸腐爛的傷口上,貼了一個創口貼。

小創口也許會自動愈合,但是大傷口會越來越大。

所以不管他怎麽調節,總還是會有守舊派出來反對。

創新派,守舊派,從根本上就是完全對立的。

他一心想調和,想讓兩者融合,根本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而從玉雕界擴展開來,其實許多地方也有這種習氣。

如何才能夠將這個已經沾染了不好習氣的匣子,重新裝填進新的香呢?

陸子安陷入了沉思。

太陽逐漸偏西,蟲鳴聲漸消,倦鳥已歸巢。

整個世界都逐漸變得安靜,陸子安依然一動不動。

“陸施主。”

一道清朗的聲音打斷了他的思緒,陸子安茫然回頭,愣了幾秒才反應過來:“啊。”

“陸施主,方丈大師讓我來請您。”是之前引他進來的那名僧人,提燈站在亭外,雙手合十行禮:“請隨我來。”

陸子安扶著石桌,慢慢起身。

骨節都哢哢作響,難怪說山中無歲月,他坐在這裏一整個下午,竟然都忘了時間。

僧人在前面提燈帶路,陸子安慢慢地跟在他身後。

有梵音遙遙傳來,他們轉了幾個彎,最後僧人輕輕推開一扇門:“請進。”

陸子安慢慢走進去,才發現這裏是齋堂。

他這才想起,自己好像一整天,只上午爬山的時候吃了幾塊面包喝了點水。

戒虛大師微微一笑,也不多言,拿起碗筷開始吃飯。

陸子安也沒跟他客套了,餓得不行,直接開吃。

雖然桌上擺著的都是素齋,但是陸子安卻感覺這頓飯,比山珍海味都來得更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