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晉時人,唐時洞,漢時仙(第2/2頁)

細草如氈,獨枕空拳。

與山麋、野鹿同眠,殘霞未散,薄暮沉綿。

是晉時人,唐時洞,漢時仙。

陸子安用鑿刀的形式,將這一首詞刻繪於這薄壁之上,每一筆每一劃都蘊藏著驚險。

美與藝術,在本質上就是一種生命的合乎規律的、同時又是自由自在的運動形式。

杜甫有一句題畫詩雲:“元氣淋漓障猶濕。”

而元氣淋漓也是書法家追求的至高境界。

陸子安的這幅書法,初見不明顯,細看時方覺其精妙。

他以體現宇宙大化的活潑流行為根本,用隨心隨性的草書去摹仿天地混沌、迷離朦朧的根源之氣,著重表現出虛空流蕩的節奏和氤氳氣化的境界。

簡而言之,就是以自然物象來形容書法的美感,這本身就是一種極為難得的精神享受。

最難得的是,這幅字的出現完全不會顯得突兀。

它既是整件作品的精髓,也是整個畫面的完美總結,尤其是在這幅草書雕琢過後,整個薄壁將透未透,若隱若現,更是平添一種仙境之感。

仔細觀望,這處薄壁位於絕壁,誰能於這般絕境為眼前的景色題書?

是否是那洞中道人羽化飛升時留下的墨寶?

又或者是已經飛升的仙人們為後人留下的指點?

這一切不得而知,觀者只能用自己的思想去猜測,去斟酌,每個人的想法都不一樣,卻又似乎每種想法都合乎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