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9章 你連吹牛皮的人都要!?(第2/4頁)

“……發展尤為迅速,1997年的時候又兼並了西爾斯公司旗下設的迪安·威特公司,並且更名為摩跟士丹利迪安·威特公司,只是最近我聽說要改回原來的名字摩跟士丹利……”

介紹的資料非常多,不過更多是關於兩個公司合並,讓美國金融界兩位最具個性的銀行家走到了一起,摩跟士丹利的約翰·邁克和迪安·威特的裴熙亮,照理說強強聯合,再加上兩位金融行業的傳奇人物,絕對能夠讓摩跟士丹利越來越強大,但是現實情況卻恰恰相反,摩跟士丹利相比起1997年之前,業務水準卻大大降低了不少,甚至還有點停滯不前的感覺,關於怎麽判斷該不該投資王曉雯壓根沒怎麽說,她只是側重的提及了這一點,很明顯是想提醒坐在面前的每一個人。

說完了。

王曉雯站在那邊等候。

穆曉莉望向張偉,“您覺得呢?”

張偉反問道:“你們怎麽看?”

穆曉莉笑道:“說實話啊?”

“那你說個假話。”張偉逗趣道。

“咳咳,不敢不敢,我說說我的看法,摩跟士丹利雖然業務水準停滯不前,但股價方面還不錯,我們可以嘗試下五倍杠杆試試水,如果波動的太厲害,再做決定。”穆曉莉很保守道。

魯谷道:“確實。”

一女分析師道:“保險點好。”

他們對於摩跟士丹利的情況比較猶豫,資金進場也行,緩緩也無傷大雅,但是如果真衡量一下摩跟士丹利的情況,似乎不值得立刻資金進場,這裏面是有原因的,一個公司在業務水平停滯不前的時候,股價還能保持連年上漲,說明該公司守江山能力非常的優秀,一旦有一個亮眼的項目做成功,絕對股價會大幅度上漲,還是那句話,存在爆倉的可能性,這個可能性多大誰也不知道。

因為沒有誰知道摩跟士丹利會不會爆發。

然而不知道為什麽,這一次張偉連老蕭和吉姆·羅傑斯的意見都沒有詢問,只說了一句話,“既然兩個公司合並以後業務停滯不前,那麽說明這個公司確實出問題了,股價平穩上漲沒關系,按照方案執行去做。”

穆曉莉:“……”

好吧,反正決策權都在你手裏,你說執行就執行吧。

項目組的人對張偉已經無可奈何,他們也漸漸摸清楚了張偉的套路,總結來說就是一句話——你覺得不行的肯定行,你覺得行的,很有可能會被否決。

真實情況是這樣吧?

自然不是的,張偉是重生者,以前是偽投資分析師,知曉的內幕比很多人都多,比如摩跟士丹利兩位老板約翰·邁克和裴熙亮,如果沒有記錯,兩人沖突已經很大了,然後在今年七月份的時候約翰·邁克會出走,從此之後裴熙亮手握大權,一個人發展摩跟士丹利,並且把該公司越帶領越好。

只是這個發展時間有點久,並非約翰·邁克辭職以後就一蹴而就,而是經過一段時間,恰好七月份距離911只差兩個月時間,這裏面不可能有太多波動,相反,還會因為約翰·邁克的離職,導致摩跟士丹利被市場不信任,所以計劃壓根不用改變,關於摩跟士丹利的情況,張偉根本不需要任何人意見,剛才也只是形式上走一走,不能讓別人覺得自己專橫決斷。

下面,又是一連串的分析。

一個又一個人前來匯報,決定,或者擱淺,周而復始。

有好幾次,穆曉莉和其他分析師們都覺得不錯的項目,都在張偉和老蕭、吉姆·羅傑斯商量以後喊暫停,這讓大家已經不知道說什麽好了,似乎張偉壓根不是來做項目的,而是過來和大家唱反調的?

要是別的項目,通過不通過開個會就行了,可是他們的項目裏面子項目設計七十多個,每一個開會肯定是不可能的,但是這麽草率決定真的好嗎?他們都有點理解不了張偉到底什麽意思,眼看時間越來越晚,又快到吃晚飯的時間了,他們都皺起了眉頭,速度是快了,只是覺得不穩妥啊!

可張偉依舊我行我素,決策的非常果斷,其實他當然也清楚,有些項目再仔細商討商討確實效果會好上不少,收益最大化,只不過他和眾人想的不一樣,他不一定要某個子項目大獲成功,而是只要保證這個子項目在過程中不會爆倉,一旦堅持到事件發生以後,所有的項目都會有收益,再反過來操作一波,賺的錢就更多了,六七月時間看上去很長,實際上對於張偉來說非常的緊張,這才是第一次資金進場啊,還有後續呢?總不能每一次都商量十天半個月再決定吧?那還做什麽項目,回家養豬好了!

時間一點一滴地過去。

終於,到了晚上七八點樣子,好多項目都已經決定,距離之前大家否決的大都會公司的項目也很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