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掏螃蟹捉黃鱔(第2/2頁)

好家夥,這老婆婆說得蠻有哲理的。李青雲擡頭了看了看這老婆婆,六七十歲,比付婆婆還顯年輕。

聽到李青雲吐口,這群老婆婆非常滿意,也不鬧騰了,反而指著河裏的魚群,評頭論足。

有人喜歡大黑魚,說肉多刺少,味道鮮美,還能大補。有人喜歡戈雅魚,也叫汪鴨魚、黃骨頭等,個頭不大,頭部有刺,身上有粘液,或紅燒或做湯,都是淡水魚中的珍品,肉質比黑魚細嫩。

普通的塘鯴魚和戈雅魚的味道差別不大,只不過它的頭部有須沒刺,體型更大,肉嫩,大魚肉香細嫩,小魚的口感並不算佳。體內產的卵不能吃,吃了會中毒,如果和戈雅魚搞混,會出大問題。因為戈雅魚的卵可以吃,味道還很棒。

至於黃鱔,似乎每個老婆婆都很喜歡,說它不但味道好,藥效也強。什麽補益血,治療口中唾液過多。什麽補虛損,治療婦女產後惡露淋瀝、血氣不調、消瘦。什麽可以止血,驅除腹中冷氣腸鳴及混痹氣,驅除十二經的風邪。什麽患有風惡氣、體虛出汗、食肉後消化不良的人,可以食用。

評點完黃鱔肉,還不算完,又說起黃鱔血,可以治各種痔、瘺、瘡瘍。說完血,又說黃鱔頭燒成灰後研成末服用,止痢疾,治療消渴症,除內臟冷氣,及消化不良、食物積滯。同蛇頭、地龍頭一起燒成灰後用酒服下,治小腸癰。

三個女人一台戲,幾個老婆婆湊在一起,說道起食材的優點,食補功效,簡直滔滔不絕,比普通的中醫還在行。

有很多功效,李青雲也是第一次聽說。他決定了,說什麽也得留下幾條外表金黃的老黃鱔,把它們殺掉燉湯湯,血也不放,頭也不剁,清理完內臟就放鍋裏燉,什麽藥效都逃不掉。

幸好現在不是吃螃蟹的季節,不然給童童掏的這幾只大螃蟹,怕是不保。童童早就準備好一個小盆,李青雲每掏出來一只,她就歡呼一聲,揚著小盆讓他放裏面。

螃蟹的窩很好找,在岸邊水上面一點點,它們的窩是扁的,出口處布滿爪子印,感覺都是小劃痕,順著口往裏面一抓,就捏著他的蓋出來了。在窩裏的時候,猛然被抓到,它們有點懵,絕大多數想不起攻擊。等出了窩,會張牙舞爪的掙紮,但蓋被抓到,想再反抗就晚了。

當然,要是手藝不熟,你的手指頭硬往螃蟹爪子裏塞,蟹大將軍在受驚之中,逮住你的手猛夾,那只能認倒黴。被它夾住之後,不掙紮還好,越甩它越用力。心急的人,就算把它的大鉗子掰斷,鉗子都不會松開。

特別是剛掏出來的野生螃蟹,力氣非常大,一夾就會出血。所以,當它剛夾住人的時候,一定不要亂掙紮,要以最快的速度把它放進水裏,或者放到地面,讓它有逃跑的機會,它就會松開你,然後拼命的逃躥。

可惜,蟹大將軍的速度實在不值一提,它松開鉗子之後,也很難逃脫人類的報復速度,一腳就能把它踩癟。

螃蟹窩旁邊,會有一些出口光滑的小圓洞,不要怕,裏面沒蛇,蛇的窩不會離水這麽近,也不會這麽光滑。用手指頭往裏面捅一捅,感覺到“咕咕”水聲,就會驚動洞穴的主人,一條黃鱔會從旁邊的出口洞穴沖出來逃命,也有急得犯傻的黃鱔,會從你捅的這個洞躥出。

黃鱔身上很滑,沾上水就更難捕捉。經驗豐富的漁翁都有自己獨特的捉黃鱔手法,或柔或剛,都有其存在的意義。陽剛手法最容易上手,也是大部分人都喜歡用的,也叫扣法或者掐法,用大拇指、食指、中指形成一個死扣,扣住黃鱔的頸部或者中部,這樣黃鱔就很難逃脫。

至於柔法,李青雲也只是聽說,從沒見過,不過從那描述的意思,應該像表妹捉麻雀那樣,只要黃鱔沾到手邊,就別想逃脫,無論怎麽掙紮,都只在手心裏轉悠。

這只說法太玄乎,李青雲也只掌握一只扣法,這種也最簡單,容易上手。當你發現黃鱔的時候,瞄準黃鱔的中間段,迅速用中指叉住黃鱔往下壓、然後瞬間蜷曲中指將黃鱔卡到中指當中,這種方法一般對付在洞外且個體稍大的黃鱔。

童童好奇的看李青雲手手指往水洞裏捅了幾下子,這是逼洞穴深處的黃鱔自己出來。童童不知道李青雲在幹什麽,只見他捅了幾下,突然從他左手邊的草叢裏躥出一條金黃色的大黃鱔,有一尺多長,把她嚇得尖叫一聲,差點把手裏的螃蟹扔進河裏。

“啊,有蛇啊……”童童嚇得爬起來就跑,把一直在暗中保護她的兩條獵犬看得迷迷糊糊。蛇?哪來的蛇?有蛇就捉來喂二禿子,最近二禿子不願意出去,得給它準備一些好吃的點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