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壓力(第2/4頁)

但偏偏這是整部電影拍攝的重中之重。

於是,劇組、團隊、演員、導演,只能一遍遍的嘗試,一點點的試驗,去練習,去磨合,去掌握。

說來好笑,飾演男主角的湯姆·艾倫因為此前參與過兩部好萊塢的相關電影拍攝,對動作捕捉的拍攝有一定的經驗,在這個時候,居然能反過來給拍攝團隊提供了不少經驗和建議——這恐怕是此前試鏡的時候連李謙都沒有想到的。

不過由此也更能知道,中國當下的電影制作,僅僅只是就技術這一個方面,就比好萊塢落後了多少。

對於電影來說,技術當然不是唯一的,但卻是電影人放飛自己的想象力,拓展電影表現空間的必不可少的手段和底氣。

此前的特效制作,國內沒人跟,明湖文化大筆砸錢,跟上了,目前已經擁有全球都可稱頂級的特效制作能力,是國內那些後來跟風辦起來的小作坊根本就沒法相提並論的。現在的動作捕捉技術,國內依舊沒人跟,明湖文化繼續大筆砸錢自己搞技術,目前正在努力成為世界頂級。

而未來的新的技術方向,李謙說,會是3D。

如果他的預判最終被證明是正確的,如果《阿凡達》最終獲得了成功,3D電影如李謙所預料的那樣受到追捧,那麽,明湖文化將會站在整個世界電影制作技術的最前沿,而目前正在參與這部《阿凡達》的拍攝和制作的這批人,包括自己這個副導演在內,都將成為全球第一批擁有3D電影拍攝和制作經驗的人。

李謙起身離開導演區,走向那批技術人員。

孫玉婷跟了過去。

自從電影開拍,她幾乎每一次都是這樣,無比努力地參與到這次的拍攝中去,試圖盡最大可能的跟上李謙的步子,並盡快了解和掌握3D拍攝、動作捕捉拍攝等先進拍攝技術的拍攝方法與技巧。

李謙過去跟技術人員交流了一陣,聽得孫玉婷若有所思,緊接著,幾個人又一起走到場地中央的綠幕前頭,李謙,孫玉婷,以及幾個技術人員一起,跟演員探討起在剛才那個鏡頭中,演員的表演與經過捕捉和技術渲染之後最終出現的“阿凡達”的動作之間的誤差。

就這麽一停,就這麽一番探討,就是十幾分鐘過去了。

探討完了,大家很快又各歸其位,演員醞釀片刻,再次開拍。

這一次還算順利,湯姆·艾倫比較令人滿意地完成了幾個指定的動作。喊了“哢”之後,李謙起身過去,跟現場的技術人員交流幾句,又跟主攝影師傅學隆交流了一下,得到大家的一致認可,這才最終喊道:“這一條過了!”

就是這麽的繁瑣。

而事實上,現在劇組開拍了三天,拍的都是一些會在電影中出現的最簡單、最基礎的動作而已,出場拍攝的演員,目前也只有男主角湯姆·艾倫和女主角米歇爾·索爾達娜——其實在孫玉婷看來,這段時間的拍攝甚至不應該叫做拍攝,應該算是劇組的磨合和實習期。

這一次,哪怕連導演,都是需要實習一下才能上崗的。

接下來的一個動作拍攝,需要馬出場配合了——熟悉電影拍攝的人都知道,電影拍攝中,有兩種演員,是最讓導演頭痛的。一種是小孩,另一種是動物。

劇組挑選的這匹馬訓練有素,可即便如此,還是由飼養員和騎手在一旁輔助拍攝——事先討論過這一類鏡頭的拍攝方案,最終李謙采用了孫玉婷的思路,在這裏,只把馬匹作為一個道具來使用,拍攝完成之後,通過後期制作直接把馬匹的鏡頭全部刷掉,代換成潘多拉星球的“馬”。

這是一個讓拍攝盡可能簡單的拍攝計劃。

馬很馴服,鏡頭也很簡單,只是一個上馬的動作而已,但是很可惜,鏡頭走過一遍之後,李謙喊了停,技術人員卻沖他搖了搖頭,然後跟他解釋,“恐怕不行,雖然人物和馬匹都會等比例進行一定放大,但後期的特效做出來,恐怕很難做到特別和諧,人物的動作幅度,和人、馬的體型大小,很難做到完美。”

李謙叉腰,一臉無奈。

沒辦法,這條方案只能斃掉,這一次沒等李謙說什麽,孫玉婷直接拿起喇叭喊,“道具師,把13號道具搬上來!馬可以牽走了。”

於是馬匹被牽走,幾個道具師合力推著板車,把提前制作好的全綠色塗裝的塑料道具拉了上來,按照傅學隆的要求,擺到了拍攝場地中間。

這是一個根據演員湯姆·艾倫的身形進行過適度修改,且經過精密計算,相對比較容易在後期整體替換成潘多拉星球的“馬”的道具。

這個道具是死的。

所以事實上,在這樣的一個鏡頭裏,接下來還必須再通過動作捕捉的技術去拍攝一段馬匹的相應動作,以便技術人員可以拿來用特效制作出可以替換進去的動作畫面——這個拍攝計劃,比剛才要復雜了一點。不過,對於《阿凡達》這部電影的近兩千個鏡頭來說,這只是最基礎的難度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