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好故事,我有!

歐洲的小城戛納,在為期兩周的電影節閉幕之後,又迅速地轉入了商業模式——其實在電影節期間就已經開始了,只不過在電影節閉幕之後,這種電影產業上的商業交易,瞬間達到了一個巔峰。

約翰·戴斯運籌若定,跟歐美的各路發行商談笑風生。

而金漢和趙瑩瑩作為吉祥物,陪在他身邊,作為他進行每一單商業談判的重要籌碼——《孔雀》也是一部文藝電影,但顯然,這樣一個反應小城故事的“小故事”、“小題材”,並不足以被稱為大眾電影。

《紅高粱》也是文藝電影,但它的時間維度、人物維度和故事維度,無論從哪個方面來說,都可以被列入大眾電影的範疇。

所以,《紅高粱》橫掃柏林之後,在歐洲這樣的文藝電影比較有市場的地方,頓時身價大漲,而《孔雀》即便是拿到了戛納的最佳女演員,口碑也不錯,算是本屆電影節上最當紅的片子之一了,但它的商業價值,仍然被集體判定為是有限的——也因此,約翰·戴斯雖然功力十足,但這部片子注定了不可能賣出《紅高粱》那個級別的高價錢來。

當然,這部電影能賣多少錢,其實只決定它到底能賺多少了,賠本已經是不可能的——如果回頭細數,除了從明湖文化那邊接到的電視劇制片任務之外,這應該是金漢這麽多年來拍出來的第一部不賠錢的作品了。

但他還是多少有些失望。

雖然聲勢不如年初《紅高粱》在柏林的四座獎杯,但怎麽說也算是在戛納驚艷了一把了,再加上最近兩年歐洲這邊的電影市場受連續幾部中國電影的帶動,很有一點點中國熱的意思,但偏偏,《孔雀》沒賣上讓他感覺舒服的價位。

而且他事先在公司內部看過《紅高粱》在海外的發行和買斷數據,所以對比起《紅高粱》在歐洲各國的大受追捧來,《孔雀》的談判的層級,比《紅高粱》差了不止一籌,也讓他頗覺失望。

比如說,《紅高粱》在德國和波蘭的發行權被那邊的一家E.X.公司買斷,買斷價一共高達520萬美元,但同一家公司,他們的一位副總裁親自駐紮戛納,跟約翰·戴斯來回切磋了兩三個回合,最終形成的報價,只有140萬美元。

差距很大。

當地時間夜裏十一點多,很多在電影節閉幕之後的電影發行權交易還在談判之中,金漢和趙瑩瑩跟著約翰·戴斯轉了一圈,隨後被安排去接受很多歐洲媒體的采訪,好不容易忙完了,看到約翰·戴斯匯總起來的報價情況,金漢有點小憋氣,去敲李謙的門,想跟他聊聊,結果還發現他不在。

第二天一大早起來,約翰·戴斯又約了人見面,但與此同時,秦諾已經把接下來幾天為他和趙瑩瑩安排好的采訪時間表拿過來了——這些訪談、采訪,都是約翰·戴斯一手敲定的,盡管金漢對這個外國人談不上什麽好感,但也知道這家夥是歐美電影圈裏的行家,在這個剛剛獲獎最應該積極刷臉刷知名度的時候,他也提不出什麽意見來,只能遵照這個時間表的安排,去應付一家又一家的媒體。

中午吃飯的時候,跟李謙碰了個面,也來不及說些心裏的感想,只能約好回國之後找個時間仔細聊聊——因為下午的飛機,李謙就要提前帶上劇組的那幾位沒有采訪任務的家夥一起回國了。

到最後,明湖文化這邊留在戛納的人,會只剩下秦諾、金漢和趙瑩瑩,由約翰·戴斯負責帶隊和管理。除此之外,韓美琳只能算是金漢的私人助理,她跟明湖文化是沒有絲毫關系的。

而事實上,這個時候國內也已經翻了天了。

一個說法,在這個時候再次被翻了出來,且被越來越多的媒體所一致認可——今年是中國電影史無前例的大年!

在藝術和獎項上來說,先是《紅高粱》橫掃柏林電影節,接近著《孔雀》又讓一個此前幾乎沒什麽人聽說過的女孩子趙瑩瑩戛納封後!

在商業和市場上來說,《紅高粱》、《大腕》等等一系列優秀電影,先後票房大爆,就連大家公認質量一般、口碑偏差的《大漠孤煙》,也有兩億六千多萬的票房,而進入2003年以來,在過去的這五個多月裏,國產電影中票房過兩億的電影,已經有四部了——這是過去時候一年都未必能有的成績!

你看,從哪個角度來說,這都稱得上是中國電影的盛世了!

明曉敬的首部作品從戛納兩手空空地回來,自然是對記者們避而不見,但記者們的興奮狀態一點都沒有受到打擾,等李謙帶著《孔雀》的一部分團隊從歐洲飛回來,幾百名記者準時準點兒地跑去接機大廳圍堵。

李謙當然拒絕采訪,準備把風光的那一刻留給金漢和趙瑩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