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金鏞是誰?(第2/3頁)

“當然感興趣呀!我還聯系過,可惜沒聯系上,出版社說是簽了保密合同的,不能透露對方的姓名,而且對方暫時也無意出售影視改編權,那只好暫時作罷!”

“是,沒錯!我拍電影喜歡大幅度的改編,不過也看原來的故事,像《射雕英雄傳》,那是很古典的一個做書法,骨架很完整,結構也比較嚴謹,實話說,我很感興趣,但你真讓我拍,我還真覺得不能改動太大,因為故事本身就已經非常完整,非常出色了!可以改編的余地,反倒不大!”

杜維運:

“是的,我看了,寫得很棒,但木婉清那一段,梗太老了!七十年代杜振甫先生已經用過了,後來也有不少人用這個梗,哈哈!不過還好,哪怕是老梗,寫好了一樣好看!”

“嗯,嗯,感興趣呀!當然感興趣,我們目前正在聯系求購!如果能得到這位作者,金鏞先生的認可的話,說不定我會親自來執導!”

“不,不是電影,或者就算要做,也必須做成系列電影!不過我還是傾向於把《射雕英雄傳》拍成電視劇,這本書的整個架構非常好,書又足夠長,故事跌宕起伏,很適合拍成一部大型電視劇!哈哈哈……怎麽,我就不能去導電視劇了嗎?影視不分家呀,我還真想試一把!看看吧,看能不能買下來!”

鄭原:

“是,我很喜歡這本書,他的此前兩本書我也都看過,非常喜歡!如果可能的話,我希望能夠扮演郭靖這個角色,我特別喜歡這個角色!俠之大者,為國為民,說的真是特別好!”

李謙:

“諸位,我們的投資有限,拍攝時間很緊張,有什麽問題等我把這部電影拍完了,回頭再回答你們好嗎?啊?書?我還以為你們要問嫫嫫呢!最近沒時間看書,謝謝!保安,封場……”

……

在八月份的最後十天裏,金鏞,和天龍八部這兩個名字,突然在國內大紅大紫了起來。

此時的電影市場正值暑期档收官,唱片市場上周嫫的《紅豆》仍在制霸,周曄的新專輯《你快回來》已是突然爆紅,電視劇和電視台綜藝節目上,華夏電視台暑期大戲《武則天》以最高37.4%的收視率收官,未能盡如人意,但已經是今年以來華夏電視台的最好成績,而六大賽區的80進20結束之後的《超級女聲》參觀明湖文化的特輯,以及隨後開播的各大賽區20進10,因為多出了觀眾互動的諸多環節,再加上頗有創新的PK賽、復活賽等環節的推出,突然大火,收視率從10%上下,一路暴漲到了28%,突破30%只在眼前!

而這個時候,不管是為了借勢宣傳自己也好,還是真的喜歡也罷,很多影片在做宣傳的時候,當被提問到《天龍八部》和《射雕英雄傳》,很多人都會湊趣地說自己看過,且紛紛送上極高的贊譽。

於是,《天龍八部》這本書,越發大賣!

但很快,當各種營銷手段都用過了,報紙雜志們絞盡腦汁地想話題,都已經不太容易想到的時候,一個問題卻突然冒出來——

那麽,我們都說書好看,問題是,金鏞到底是誰?

他叫什麽?哪裏人?畢業於哪個學校?多大了?男的女的?結婚了沒有?

還有,他此前是不是還有過什麽其他的著作?他當下是職業寫書嗎?如果不是,他在從事什麽職業?為什麽當初他會跟出版社簽下保密協議,嚴禁泄露一切與他有關的信息?而且,為什麽他對於自己作品的改編權,會堅持沒有出售的意思呢?難道他不希望自己的作品被改編成影視作品嗎?

一無所知!

關於這一切的一切,大家都一無所知。

而偏偏,媒體從業者們心裏都非常的清楚,以金鏞當時當下在國內的名氣,以《射雕英雄傳》和《天龍八部》那龐大的讀者群體來說,誰能把這些問題挖出來,那必將直接引爆報紙的銷量!

可惜,無從得知!

記者們用盡了各種辦法,甚至不惜拿出高額的懸賞,企圖去誘惑出版社的工作人員和編輯,可問題是,編輯部那邊能提供的唯一一條有用信息就是:當年《碧血劍》是直接寄稿子過來投稿,然後被編輯部和老板看中給予出版的,就連簽合約,他本人都沒有過來出版社,是跟老板約了個地方,兩個人出去喝了杯咖啡,就把合同給簽了!

而等到第二本書,又是如法炮制!

合約,大家當然是看不到的,出版總署那裏備案的是筆名,至於出版社老板——人家直接謝絕采訪!

一團迷霧。

於是,各種各樣的猜測,各種各樣的江湖傳言紛紛湧現——有些甚至幹脆直接就是很多小報社的編輯們自己杜撰的,但他們編的有鼻子有眼的,在報紙上刊登出來,也不說自己是編的還是真實采訪到的,總之就那麽稀裏糊塗的給出一段稿子,是真是假你自己猜,然後,很多人就信以為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