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做到那一步的是神仙(第2/4頁)

武指方面,目前郁伯俊已經幫忙聯系了魯家班,對方已經答應可以在十月初進組。這個班在業界不容牛家班那麽名聲響亮,但也是每年都要參與多部武俠電影電視劇拍攝的大牛,雖然價格要的不便宜,但李謙還是一口定了下來。

而燈光組這一塊兒,金漢有自己的一個常用小組,跟他的配合肯定是相當默契,而且很明顯雙方交情很好,雖然經常接別人的活兒,但只要金漢打個招呼,那哥幾個是立馬就來,只是……人太少!

以前金漢的做法,都是在臨開拍之前,以那哥幾個為主,再臨時找幾個跑單幫的燈光師,往一塊兒一捏,一邊調教一邊拍,也就是了。因為燈光組幾乎都是追著某一個固定的對象去跑的,有的追導演,有的追制作公司,你想用別人的成型的燈光組,也不太好找。

而這一次,雖然還是準備采用金漢的老辦法,但李謙準備稍作調整,那就是招一批人入組,一邊幹活一邊讓金漢教著,教的出來就直接簽長期用工合約。包括金漢的攝影、燈光等團隊,李謙都準備好好接觸一下,等這部戲拍完了,就都簽進來。

翻看幾十年的商業電影、電視劇發展史,但凡成功的導演和電影電視劇背後,必然會有一個長期合作的水準之上的創作組。

美術設計、服裝設計、攝影師、燈光師、剪輯、配樂……這些技術人員,雖然在市場上可能籍籍無名,但對於制片方和導演來說,甚至比那些著名的演員更重要!

把這兩點定下之後,就又討論到選景的問題。

牽涉到選景,略有些爭議。

說來無奈,因為年代的問題,在國內的古裝劇拍攝這一塊兒,影視城是從八十年代就開始有了的,但一直都集中於明朝和順朝這兩個朝代的建築風格。後來隋唐的影視城也有了,等到《三國演義》開拍,華夏電視台斥巨資興建三國影視城和秦漢影視城,所以,那一塊兒的拍攝基地,也有了,唯獨宋代的影視城,至今國內只有一個,而且位於河南省開封府,以呈現標準的北宋汴梁城的風情為主,其它的建築則相對簡陋。

而偏偏,《新白娘子傳奇》的年代設定,是南宋年間,而且還不是宮廷戲。

但是沒辦法,李謙現在就算兜裏有點錢了,也建不起影視城,所以,經過討論,大家只能暫時定下所有內景都在順天府的明朝影視城拍,城鎮市集去開封府,而需要拍到大範圍水景的,則要經過實地考察之後,再確定是去運河影視城,還是去浙江那邊的影視城。

再然後,大的外景,則主要考慮青城山、峨眉山、張家界和杭州府的西湖景區。

討論完這些,劇組負責技術這一塊兒的人,接下來就算是有了工作方向了,李謙和趙河要先一步出去實地勘景,金漢拍完MV也要出去看看,曹霑和韓順章、朱明昱兩口子,則負責把工作團隊組織起來。

當然,在此之前,還有很重頭的一塊兒要討論,那就是演員。

整部戲最重要的演員,首先是三人組:許仙和許士林父子是一個,白素貞和胡媚娘是一個,然後就是青蛇,小青。

除此之外,戲份比較吃重的還有法海和尚、許仙的姐姐許姣容,以及許仙的姐夫李公甫,再次之,則是許士林的兄弟戚寶山、李公甫的女兒李碧蓮、以及反派小王爺。

再再其次,才是諸如五鬼、金鈸法王、茅山道士、胡媚娘的丫鬟采茵,以及觀音菩薩、楊知縣、楊夫人、王爺等人。

選角,是一個無比重要的工作,演員與角色的吻合程度,直接決定了一部戲的成敗。

對此,趙河這個副導演在圈內混跡時間最長,因此最有經驗,而金漢別看一直都挺撲街,但也算內行,反倒是曹霑,只對個別演員比較熟悉,能提出一些重要的建議,具體到普通演員,別的不說,光是他認識的人的範圍,就決定了他給不出太好的建議。

至於,李謙,初初入行的他,視野更是只局限在此前看的電影、電視劇,和此前拍《三國演義》時認識的那幫人之中。雖然這是他的電視劇,且他心裏有一部經典可供參考,本身就對演員需求更加的清楚、近乎明朗化,所以能夠有的放矢,但他還是很耐心地聽大家給他推薦各個角色的演員。

和前面的事情不同,演員選擇牽涉到太多東西,所以一討論起來,時間就過得飛快。到中午了,會還沒開完,公司裏叫了工作餐,他們幾個人就一邊吃飯一邊聊,等到吃過飯,就更是繼續開會。

反正相對重要一點點的角色,大家群策群力,都討論出了好幾個人選來備選,到最後,負責會議記錄的韓順章,光是演員名就足足記了好幾頁筆記。

而接下來,李謙和趙河兩個人的主要任務,首先就是選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