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馮玉民的建議(第2/2頁)

頓了頓,他道:“我還是那句話,這個本子到了合適的導演手裏,找到合適的演員,大紅大紫不敢說,但絕對在水準之上!所以,對於我們華夏台來說,這個本子很好,我可以負責跟上頭要投資,甚至我可以親自建組,把它拍出來,不辜負你這個本子的質量。”

“但對於你來說,謙兒,你想想,按你說的,兩三千萬的投資啊,不是我不相信你的才華和天賦,關鍵是你一點經驗都沒有啊!能順利拍出來還好,我跟你說,這些年我見過很多戲,都是幾百萬、甚至上千萬的錢砸進去了,結果拍到一半,歇了!那些錢可就全部打水漂了!而且,最關鍵的是,實話說,謙兒,這麽好的一個本子,我怕你把它弄黃了!”

李謙深吸一口氣,不說話,等他的後話。

馮玉民又繼續道:“你想幹這個,我支持你。咱爺倆是忘年交,我也不可能撇開你!你看這樣行不行,我去找領導要投資,要來立項和投資之後,咱們商量個價兒,我直接把劇本給你折到投資裏去,除此之外,你可以再帶幾百萬進組,直接參與投資!而且……”說到這裏,他重點地停頓了一下,才又道:“這部戲,我來擔任制片人,不管是我親自導也好,還是找別的導演來導也好,都由你來做副導演,怎麽樣?”

李謙聞言不由動容——他早就已經打定了主意必須自己親自來拍這部戲,所以,任憑馮玉民說破大天去,都不可能讓他心動,但對方的拳拳心意,卻是足以讓他為之動容的!

要知道,華夏電視台因為其獨特的政治地位,向來都是國內傳媒圈子的老大,電視劇制作方面,也是同樣如此,它不但是國內最大的電視台,同時還是國內最大的電視劇制作機構。惟其如此,跟它打交道,才是無比困難的一件事。

簡而言之,華夏電視台拍的戲,除了少數特例之外,基本上沒有什麽人能夠進去摻和一腳的,它早已財大氣粗到壓根兒不需要任何人的投資,也高傲到不屑於跟任何人分享預期的利潤——早在剛才馮玉民說要讓李謙把這部戲交給他的時候,李謙本來以為馮玉民就是這個意思,即他們電視台直接花一筆錢把劇本買下,然後就沒自己什麽事兒了。

但很顯然,不管是出於對這個劇本的重視,還是出於跟李謙的忘年交,馮玉民都沒有那麽做,他選擇了一條更難的路——讓李謙入組!

其實,如果不是心有執念,非得自己來導演的話,馮玉民提的這個思路,反倒是目下來看最為靠譜的一條路!

明湖文化和華夏電視台合作投資,華夏台這邊馮玉民派出最靠譜的劇組來制作,而李謙則在這裏頭摻和一下,積攢經驗,也積攢資歷,將來電視劇拍好了,他還可以跟著享受後期的利潤——這可不是隨便什麽人都能撈到的待遇!

由當下國內最專業的華夏電視台電視劇制作中心來操刀制作,劇集質量就有了保證,雙方分攤投資,風險就也會被壓縮到最小。而且,華夏台自己投資制作的,那當然會在華夏台播出,電視劇成片之後的銷售,也等於是就此一並解決了!只要劇好,華夏台這個大平台,就絕對會把它該有的熱度都發揮出來!

而且,相比之下更關鍵的是,有了這一次合作的機會,李謙就是真的跟華夏台這邊搭上關系了,這對於國內的電視劇制作來說,簡直是天大的一條人脈,其價值,簡直是怎麽估量都不過分——按照生意人的思路來看,這一系列的組合拳玩下來,簡直是妙極了!

所以,在聽到馮玉民的這一套建議之後,李謙只是稍微愣了一下,把這裏頭的關系捋清之後,他不由得瞬間就為之動容了——不管是出於為這部戲著想的角度,還是出於為自己這個忘年交著想的角度,能在看到劇本之後,想出這麽一個既拉了自己一把,又能“保證這部戲質量”的辦法,他顯然也是煞費苦心的!

但是很可惜,李謙堅信,這部戲誰來做,都不如自己做出來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