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進展迅速

自李謙工作室在96年注冊成立算起,到現如今的明湖文化公司,這個小山頭成立,算是已經有了一年半的歷史了,旗下簽約藝人,也已經包括了一支搖滾樂隊、一支女子組合,和另外八名獨立藝人,公司的制作部,經過一再的擴招,現在也已經有了一支二十多人的隊伍,哪怕是只論規模,都已經算是中型、甚至偏大型的唱片公司了。

但是,比其它所有中大型唱片公司更加嚴重的一個問題就是,明湖文化公司一直到現在,都太過於倚重個人的能力和帶動了——從這一點上來算的話,明湖文化公司,又只能被歸入小型唱片公司的範疇。

簡而言之,離了李謙,這家公司幾乎無法運轉。

所以,整個公司的運轉、尤其是在音樂制作這一核心業務上的工作節奏,不得不極大限度的根據李謙的時間安排來做出安排和調整。

如此一來帶來的結果就是,李謙的課業一忙,公司裏很多事情就不得不一點點的往前挪,節奏異常緩慢,而李謙一閑下來,可以回公司坐鎮了,哪怕很多時候他就是簡單的過一遍,有時候直接點頭通過,也有時候就是提點幾句、然後打回去修改,整個公司的業務進度,就會突然提升到一個相當快的速度上。

所以,別看明湖文化公司已經規模不小了,但越是核心的管理層就越是心知肚明:公司裏缺人!

缺的不是普通工作人員,不是普通的編曲和樂手,缺的是能夠像李謙那樣完全獨當一面的高手。尤其是,制作人!

有鑒於此,上到齊潔、廖遼,下至李金龍、孫美美,最近大半年以來,一直都在堅持不懈地在圈子裏搜羅和尋覓,試圖挖幾個高手過來,哪怕最核心的業務還是離不開李謙呢,但至少一些普通的業務,必須得能在李謙忙不過來的情況下正常運轉才行。

可惜,音樂圈子,本來就是一個玩才華的圈子,是一個最典型的因人而興、也因人而廢的行業。也就是說,個人能力的高低,事實上不管對大公司來說,還是對小公司來說,都是最最關鍵的。甚至比正常公司運行所需要的資金鏈啊、銷售渠道啊之類的,還要重要。

如果非要對標,那麽,音樂人之於唱片公司,就相當於技術部門之於工業公司。

而且很大程度上來說,每一個風格獨特的音樂人,都是一門擁有全球專利的、你學都學不來、山寨都山寨不像的獨特技術。

而唱片,賣的就是這個。

所以,在音樂圈子裏,但凡出挑一些的人物,別管是著名的詞曲作家,著名的編曲,著名的制作人,甚至著名的樂手,那都是各有山頭的。各大中小唱片公司,對他們也都抓得很緊,想挖人,哪怕二線人物,都是難如登天。

而偏偏,就算有幾個不在這個唱片公司體系之內的……之所以不在,必有其特殊的緣故,要麽是不缺錢,要麽是混國家體系的,要麽就是脾氣異常的牛叉,對這些唱片公司神馬的,人家壓根兒不屑於搭理!總之,別的公司請不來,明湖文化也照樣沒戲。

於是,缺人這個問題,一直都在困擾著明湖文化。

今年還算好,整個公司只是在逐漸邁入正軌,1997年全年,公司只發行了兩張專輯,另外做了一場何潤卿的演唱會,另外就是接了三部電視劇和一部電影的配樂,活兒還不算太多,公司裏的普通人手也足,李謙在公司裏稍微多呆幾天,就基本搞定了。

但是,明年呢?

明年,1998年,光是計劃中要制作和發行的專輯,包括四大美人樂隊的《假行僧》在內,就有至少五張了,而且其中還有一張,是要在公司新近簽下的三個新人之中選擇一個來試水市場的,對於一家迄今為止都靠著兩大天後打天下的唱片公司來說,推出的第一個純粹新人能否一炮而紅,其意義,無論怎麽誇張都不為過。

而更遠景一點來看,玫瑰力量組合的三個人,謝冰、王靖雪和孫若璇,也都是作為個人歌手和公司簽約了的,那麽,接下來,她們三個的個人發展方向,也必須要做起來,再然後,還有另外兩個新人呢?就算是98年不發專輯,99年總不能再不發了吧?

所以,缺人的問題不解決,就已經不是李謙會忙不過來、會特別累那麽簡單的事兒了,已經牽涉到了整個公司的發展前途和前景。

李金龍目前是公司制作部的經理,他這個人,長袖善舞,負責張羅一些基本的事情,那是沒得說,幾乎面面俱到,從不讓李謙額外操心,但是他在音樂上的個人才華,和對音樂的把握能力,實話說,卻是不足以獨自支撐一面的。

而偏偏,目前明湖文化又挖不來別的人,所以,李謙想出的一個暫時緩解的辦法就是:把何潤卿推到後台去,開始兼職做制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