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君子飲酒

十二月三十一日,1995年的最後一天。

打從中午時候起,天就陰沉沉的,一副隨時可能飄雪花的樣子。

下午放學後,李謙收拾了東西就騎車回盛世花園吃飯。

對於中國人來說,元旦這個節日比較蛋疼。

雖然已經改革開放很多個年頭了,國內的經濟啊、文化啊之類的,都開始越來越有跟整個國際接軌的架勢,但你要說國內的老百姓有多麽看重這個陽歷的節日,卻是壓根兒就談不上。在國內,被大家認為是比較正統的節日,主要也就是除夕、端午和中秋,從前幾年開始,清明節、中元節和重陽節也開始各有一天的假,也就漸漸變得更重要了些。

但是話又說回來,時代在進步、接軌在深入,從88年開始,政府規定元旦也有假期了,雖然也是就一天,可一天也是假,於是,不要說年輕一輩開始吵吵著過什麽聖誕元旦了,就連老一輩兒的人,也都逐漸開始認可了元旦這麽個節日。

對於李爸李媽來說,過節日嘛,那就是要一家人坐在一起吃餃子,看晚會。

當然,還是那個問題,東方星衛視搞得那個元旦跨年歌會的格調,整個就是一個歌曲大聯唱,而且大部分都是年輕人喜歡的歌,就實在不是李爸的菜,所以擱在往年,他頂多也就陪著李媽看那麽十幾分鐘,然後就跑屋裏看書去了。

只不過麽,最近半年以來,李爸對這一塊的關注,已經比此前強了很多。

李謙拿回來的那些磁帶,他哪怕是一開始就並不喜歡某些調調,但還是會認認真真地躲到小書房裏一遍遍的聽,中秋節晚會,也是認認真真地從頭看到尾,每次兒子過來吃飯,爺倆兒也能像模像樣的探討些問題。

曲調什麽的,那真不是說學就能學會的,也不是李爸這樣嚴謹處事的老文青會隨意開口臧否的,他頂多也就是抱怨兒子最近寫的那些蹦蹦跳跳的歌有點多罷了,但歌詞神馬的,卻是李老師的業務範圍之內。

截止到目前,李謙的作品分別通過廖遼、何潤卿和五行吾素組合,已經面世了十四首,這個產量不算大,但是集中到半年的時間裏,產量也算是頗為可觀了,而且李爸知道的,顯然不止這十四首而已。

在他眼中,李謙最能拿得出手的作品,大概分別是《暗香》、《面朝大海,春暖花開》、《我熱戀的故鄉》,以及前幾天李謙拿回來的那盒磁帶裏對門老王家閨女唱的《送別》了。

嗯,單純論歌詞質量的話,尤其是《送別》和《面朝大海,春暖花開》,一個古韻盎然、哀婉淒迷,一個質樸純粹、幹凈而憂傷,都是最得他心。

當然,站在家長的位置、又本著教書育人的原則,李爸對《讓我們蕩起雙槳》這種謳歌父母、適合全年齡段孩子們學習和歌唱的作品,也是異常欣賞的。

李謙到了樓下的時候,李爸也正好剛拐了個彎兒接了李媽回來,李媽上去忙活包餃子去了,他就拿出前些天剛買的車衣來,忙活著給他那愛車穿衣裳。

等李謙來了,爺倆兒一起伸手,很快就把車衣套好了,然後等李謙鎖好了自行車,爺倆兒就一邊說著話一邊上樓,李爸說看這意思晚上有雪,今晚就別回去了,李謙想了想,就點點頭答應下來。

等到了家裏,一進門,李媽那邊在廚房裏剛剁好了餡兒,看見兒子進屋,就放好調料之後端著盆子出來,臉上笑眯眯的,往李謙身邊一坐,神秘兮兮地說:“兒子,你猜昨天誰上咱家來了?”

李謙看看她,搖搖頭。

這時候不等李媽獻寶,李爸已經皺起眉頭來,說:“多大點事兒,人家過來就是串個門兒,我跟你說啊,你別興興張張的,說話就好好說,本來沒什麽事兒,到你嘴裏就變味了!”

李媽瞪了他一眼,一臉不悅,“我說怎麽了?我就說!哎呦你看平常,咱不說別的,他們家做買賣呀,有錢,閨女又成了歌星,你看對門那架子拿的!還真當她自己是個闊太太了?這不,大歌星怎麽樣?還不是得主動拎著東西跑到我家來感謝我兒子?我就是有這口氣,我就是想發出來,我又不跟外人說去,我跟自己兒子念叨念叨,犯什麽法了?”

李爸無奈地皺皺眉頭,說:“人家那又不是擺架子,人家氣度就那樣,你這人哪,我跟你說,你還別不承認,你就是肚量小!小家子氣!”

李媽一聽這個,立馬火了,這是手頭上沒有擀面杖,要有的話,一準兒立馬抄起來,“我肚量小?我小家子氣?哈……李樹文,你是不是看人家漂亮就一直惦記著人家呀?這倒好,我還沒說什麽呢,你這屁股就歪到人家那邊去了是吧?你沖人家打招呼,結果人家兩口子只是沖你點點頭,氣得你回來說半夜的那回你忘了是吧?倒成了我小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