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此山漸青(上)(第2/3頁)

於是,李謙開始每周都把整個周六空出來,去跟著王懷宇學吹嗩呐,而雖然他並不會把老師這倆字掛在嘴上,兩人之間仍是以朋友相交,但細微之處,李謙仍堅持以師禮待之。

而隨後,就在十一月的最後一天,十一月三十日,何潤卿的最新單曲《半壺紗》上市了。

早在這張單曲正式發行之前一周,李謙就已經通過曹霑的轉手,收到了這張單曲的CD和磁帶各自好多盒,也認真的聽過了。

實話說,對於這首歌的原唱,李謙還是比較贊賞的,風輕雲淡之間把這首歌的主旨表達得完整而充分,用一種比較優美的方式描述了俗世紅塵之中的一段愛戀,雖然微微帶點悲,但卻有著一抹說不出道不明的帶著禪意的淡然……反而很美。

而很顯然的,站在當下的這個時空國內歌壇最巔峰位置的甜歌皇後何潤卿的唱功、她對這首歌的理解和把握能力,足以秒殺原唱。

當初給這首歌的時候,李謙是附上了自己重新做的編曲的,當然,主題風格跟原作並沒有根本性的變化,甚至也還是主要采用了那幾樣古典樂器,只不過他的編曲不再那麽重點突出“淡然”這兩個字,也即某種程度上削弱了這首歌的“禪意”,而是盡力把它編得更貼合流行一些——雖然對方邀歌的方式會讓人心裏有那麽一點不太愉快,但歌給出去了,署名就是自己的,是自己的作品,李謙當然還是希望它能取得更好一點的成績。

而何潤卿在拿到這首歌之後,顯然對編曲也是很滿意的,最後上市的版本,幾乎完全就是李謙為她做的那一版編曲,其中幾乎沒有絲毫的改動。

於是,在這個更貼近流行、削弱了“禪意”的新版編曲之下,何潤卿發揮得極為從容,她那本就甜糯而清冽的嗓音中,透著一抹小兒女的俏皮,愣是把清淡的小令作品給唱得韻味十足,在李謙的主觀感受來說,就憑這首歌,十個男人裏至少也能聽酥七八個!

沒錯,就是酥!

何潤卿的嗓子、唱功、風情,配上這首很中國風、很禪意的作品,再加上李謙那刻意偏流行風一點的新式編曲,最終呈現出來的這首作品,當你的去聽的時候,真的純粹就是一種享受!它能聽得你渾身發酥,直恨不得一遍遍反復的重播,然後整個人陷進沙發裏,懶洋洋的一動都不想動,只是在心裏想起那些美好的、美妙的淡然情愫。

對何潤卿的唱功,李謙給十二個贊!

也因此,對於這首歌上市之後能夠取得什麽樣的成績,李謙很是關注。

其實通過來到這個時空後這半年內的觀察,包括他聽得那些歌,包括最近收集到的很多唱片的銷售數據,包括對電台、電視台、報紙、雜志等等的媒體的了解,甚至還包括通過郁伯俊得到的很多對電影方面數據的了解,對於目前這個時空國內的娛樂市場,李謙已經開始有了一個初步的了解和判斷。

單純就音樂市場、唱片市場而言,自七十年代中期國內開始放開對這個市場的管制之後,國內已經先後經歷過好幾波聲勢比較大的市場爆發了,但如果仔細研究就會發現,其實過去的這些年,不管是搖滾、鄉謠,還是民歌的爆發,總是呈現一波又一波的態勢。

這其中,當然有一個小的音樂門類在爆發出來之前總是需要一定積澱的緣故,畢竟做當代音樂,對於國內來說,每走一步,都是在進行探索,沒有大量音樂人的努力探索和積澱,當然不可能出現什麽輝煌。但是,經過仔細的分析之後,李謙認為其中卻有另外一個不可忽視的、而且也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總體經濟實力的不足!

簡而言之,因為經濟的不夠發達,因為老百姓口袋裏沒有那麽多錢,所以老百姓對音樂這個特殊商品的消費需求,其實並沒有太過強烈。

仔細分析過去這些年國內的唱片市場,無論是飛翔樂隊的大紅大紫,劉明亮的異軍突起,還是甄貞的一夜爆紅,他們所賣的,純粹就是歌曲本身。

所以,即便他們已經是站在國內流行歌壇最頂尖的那幾個人了,但他們的唱片銷量最高的,卻無一例外都是讓他們真正成名的那張專輯,而此後,別管是飛翔樂隊、劉明亮、趙信夫、甄貞,還是胡陽、張暢、何潤卿等等,幾乎所有人,一旦在開頭的第一或第二張專輯大賣之後,除非再次拿出紅遍全國的好歌,否則,他們的專輯銷量都是呈穩步下滑的態勢。

也就是說,你一首歌唱得好、唱紅了,那麽大家也都願意掏錢買你一本磁帶回來聽,但大家並不會就此真的喜歡上你這個歌手,並不會從此就追著你的專輯聽!

簡單來說,並沒有形成慣性消費。

眾所周知,大賣電影的續作,往往都是賺錢神器,而大賣唱片之後的第二張唱片,也往往依循這個道理——但是在過去的二十年中,國內歌壇的狀況,卻差不多十有八九都背棄了這條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