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七章 中標(第2/3頁)

每個石油公司都明白這樣的道理,但除了大華實業,極少有公司如此豪賭。

年產2400萬桶原油,意味著穩定的日產7到8萬桶原油。這樣的數據,在石油高產的科威特或者沙特阿拉伯是比較常見到的。但是,這並不意味著獲得一個油田的特許權,就能見到這樣的高產油田。

對其他的石油公司而言,他們寧可分成低一點,也不願意如此的冒險,共擔風險是大型企業的立身之道,甚至可以稱作是現代企業社會的立身之本。

諸如杜卡特之流的職業經理人,不僅沒有資格,也不應該做出蘇城這種充滿風險的決定。他們背後的公司都有兩位數以上的股東,股東背後說不定又有多少個投資人,若是上市公司,還會面臨更多的投資人。而這些不一定身在石油界的先生們,絕對不會允許自己的鈔票,被某個管理者豪賭出去,即使有很大的幾率獲勝也不行。

而像是大華實業這樣的獨資公司,十有八九都是中小型的石油公司。他們或許有豪賭的勇氣,卻不一定有豪賭的資本。

“3億美元的簽約金,要創下記錄了。”漂亮的道達爾女郎艾瑪驚嘆的說了一句,打破了小範圍的寂靜。

杜卡特失望的搖搖頭。他給不出這樣的高價,但卻遺憾BP失去這塊油田。如果能用65%的分成拿下這塊油田,即使沒有大華實業賺的多,也會是不少的利潤,更會是他未來的晉升之資。

“3億美元。”

“總額3.2億簽約金”

“總投資四五億……”

各種語言的詠嘆調,在會議廳的各個角落響起。即使是一擲千金的石油公司,也不能對數億美元無動於衷。

跨國公司針對一個國家的開發成本,往往也不一定能達到1億美元。世界五百強級別的企業,一年的利潤也可能只有幾億美元。在經濟不景氣的年份裏,一名備受尊重的CEO跑斷兩條粗腿,或許也只能得到數億美元的融資……

“絕對……絕對要虧本的。”西岡茂用日語“zenzen”的發音起頭,咬牙切齒。

挪威國家石油公司的代表,幽幽的飄來一句:“大華實業也許做了秘密勘探。”

一瞬間,半數以上的代表默默點頭。

如果沒有做秘密勘探,他們想不出蘇城豪賭的理由。

這可不是把分成協議提高0.2個百分點那麽簡單的事,而是徹底的用簽約金來爭取分成。

任何一名公司代表都明白其中的含義。這必然是蘇城對油田產量極度看好,才會做出的決定。

西岡茂摸著腦門,有點喪氣的低聲用日語道:“他既然決定用高額簽約金,為什麽要那麽晚才遞交標書?”

“高額簽約金的多少,自然是要和高額分成配伍的。”渡邊龍太郎同樣用的日語,低聲說:“我們開出多少的分成,顯然會影響簽約金的多少。”

西岡茂一點就透,如果6號油塊的最高分成出價只有60%的話,大華實業甚至不用給出多少簽約金就能拿到油田……

“唉……”渡邊龍太郎又嘆了一口氣,輕聲道:“如果不是上面,我們本來可以提出65%以上的分成比例的……說不定,還能把簽約金加到8000萬,這樣,還是有機會拿下油田的,至少讓中國人多出血。”

“上面?”西岡茂有點疑惑。

“主銀行對裏海油田有一些疑問,要求我們在競標時控制價格。”渡邊龍太郎小聲解釋了一句。銀行對企業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一些超級石油公司能超脫銀行的存在,而普通的大型石油公司只能尋求共存。日韓和東南亞公司則傾向於財團化的經營,最終由銀行還是石油公司做主導,往往視情況而定,但大部分時間還是企業受銀行影響的居多。

主銀行是一家企業某個項目的主要投資銀行,具有至少相當於企業管理層的話語權,控制風險控制價格等要求,是銀行這類機構投資者經常性要求的,並不奇怪。和超級石油公司一樣,銀行寧願少賺點錢,也不願陷入賭局當中去,而最終,這些公司都不會真的少賺錢。

西岡茂默默無言。無論是秘密勘探,還是競標時的魄力,他們都遜色於大華實業,丟掉6號油塊,也沒什麽好說的。

只希望這不是一塊大型油田。

日產8萬桶以上的油田,到了90年代,還是不多見的。

“既然沒有疑問,那麽,我宣布大華實業中標6號油田的35年特許權……”小阿利耶夫稍稍拖長了音。

總有幾個公司的代表躍躍欲試,想要跳出來繼續反對。然而,終究沒有人跳出來。

這不是一個簡單的決定,考慮到後面還有5塊油田懸而未決,大型石油公司都不會將自己置於受害者的境地。

蘇城抑制著全身的興奮,緊緊握拳,大腿微微顫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