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一章 大選舞弊(第2/2頁)

阿利耶夫從善如流,於是又是一筆大的花銷。

這一筆筆的錢花下來,每天都是上百萬的出項,比行賄官員的時候少不到哪裏去,等於是將賄賂官員的資金,挪移到了賄賂民眾身上。

蘇城一周看一次報表,也看的嘖嘖出聲,對做翻譯的王觀道:“怪不得美國人競選總統能花上千億美元,一個小小的阿塞拜疆都要花這麽多,再過五年,阿利耶夫再競選的時候,資金量怕是還要增加。”

王觀冥思苦想,也不記得美國總統競選要花這麽多錢,只當蘇城是記錯了,然後配合的說道:“西方的政治制度還真是錢的制度,好像人人都能競選總統,這麽一看,沒錢別說是總統了,競選一個縣長都玩不轉。”

“競選總統,第一就得讓人知道你,這可比捧一個明星貴多了。”蘇城笑笑,合上報表,道:“人手準備好了嗎?”

“聘了5萬人,請阿塞拜疆那邊派了管理,差不多吧。”王觀說的是大選期間的競選志願者。

放在歐美國家,競選志願者多半是有志於政治的青少年,放在阿塞拜疆就不行了,只能是出錢去雇。

全阿將有四千多個投票點,5萬人分配下去,每個投票點只能分配10個人左右,城市的大投票點要多點人,小投票點的人怕是不足10人。

這些競選志願者,不僅要想辦法解決現場問題,還要盡可能的運送選民,服務於選民。當然,阿利耶夫派出的人,肯定會宣傳阿利耶夫,更會將重點放在選擇阿利耶夫的人身上。

這些都是違反競選規則的事,蘇城卻是越做越熟,也是阿利耶夫不方便直接下手,否則哪裏需要他幫忙。

事實上,聘用的五萬人都是阿利耶夫派人幫忙選的。蘇城就是扯旗的角色。

不過,沒有扯旗的人在上面,此事也難辦下來。

這樣忙忙碌碌到了月底,距離大選還有幾天的時間,各國的觀察員也派了出來。

阿塞拜疆是裏海石油區最重要的國家,又有巴庫等蘇聯時代的石油基礎,可以說,只要政治制度捋順,戰爭結束,源源不斷的石油就會出產。

各個國家關心的自然是誰來出產這些石油。

像是BP這等石油公司,除了派出本公司的要員考察,照例是要把國內的政客像是蘆花雞似的趕過來說項的。

美國的政客就更不值錢了,一個個州長參議員的,借著公務考察的名義來阿塞拜疆做說客。

與此同時,聯合國聘用的1.5萬名國際觀察員,也來到了阿塞拜疆。

為了將西方選舉制度生根發芽,西方各國也是費了力的。

這些觀察員並不隱蔽身份,通常是兩人組成一組,配合三倍於己的阿塞拜疆國內觀察員,觀察和記錄整個大選過程。

競選是否舞弊,是否公正,他們會有一個判斷,最後遞交報告給聯合國。

聯合國自然不能直接幹涉一個國家的總統選舉,但是,不停的用嘴說也是極惱人的。

所以,即使是做樣子,阿塞拜疆也會做的很認真。何況阿利耶夫遠未到拿下總統寶座的時間。

8日上午。

興致勃勃的美國臨時代表亨克爾,邀約了一票外國人,準備直面旁觀阿塞拜疆的總統大選。

蘇城、韓成航和鄭部長都在邀約的序列中,他們由此也組成了一個龐大的觀察團隊,像是蝗蟲似的,早早的從巴庫出發,暢遊周邊。

巴庫城內的投票點自然是極好的。

地方完全仿照俄羅斯用過的樣式,還買了進口的投票箱和寫票室,房子外面亦打掃的幹幹凈凈。來投票的人,先是提供有效的身份證件,讓工作人員核對無誤以後,再領取選票,然後在單獨的寫票室內填寫選票。

從外表來看,過程幹凈整潔,沒有任何的問題。

亨克爾霎時滿意的點頭道:“如果都是如此,的確可以作為中亞的樣板來推廣,走,我們再去前面看。”

周圍人紛紛附和,也都精神抖擻的。

蘇城則是無可無不可的跟上去。

鄭部長看的不爽,趁著換車的機會,坐到了蘇城身邊,也是想探個口風,裝作諷刺的模樣,道:“就這樣的選舉,我不信你們能操縱了大選。侯賽因諾夫怕是更厲害吧。”

侯賽因諾夫有兵權,就感覺上,似乎更容易操縱選舉。

也是大選太重要了,鄭部長實在按捺不住,才想得些消息。

蘇城只是回了一個微笑,道:“你再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