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八章 修路(第2/3頁)

後者無奈,放下酒杯,道:“蘇董。現在農村的生活,其實很不錯了。你上學的時候,大家還在吃粗糧吧,您看看現在,家家戶戶都是白面白米,穿的衣服也新了。”

鎮委書記也配合的道:“咱們穿的用的,確實沒有城裏人新,但也差不離了吧。要說吃的,咱們也都養著豬呢,主要是舍不得吃,不是沒的吃。”

蘇城被他說笑了,道:“舍不得吃,不就等於沒的吃嗎?”

“總歸是有嘛,大家看著就高興。”鎮委書記覺得完成任務了,又低頭開始喝酒。

徐寶明不喜他們的掩飾,哼了一聲,道:“年豬是要用來換錢的。否則一年到頭,手上沒點余錢,怎麽過。我們在農村,和你們城市幹部不一樣。”

“徐村長,年豬賣錢,是大家都願意的事情吧。”茹縣長拼命的擠眼睛,又道:“咱們縣確實是窮,但困難是暫時的,等咱們把路修好了,自然能招來工廠,讓大家到工廠裏工作,賺更多的錢……”

他的話,一大半是向蘇城說的。

蘇城當作沒聽見。

第七道菜很快端上了桌。

大家開始轉移注意力的時候,忽然有人問了一句:“城子,聽說你能搞到進廠指標,我們能去嗎?”

這是荊山人早就想問的問題,一刹那間,吃飯的“呼嚕”聲全都消失的無影無蹤了。

只有幾個孩子,趁機猛吃,高興的像是得了紅包似的。

幾個表舅和舅舅更是盯著蘇城。徐家的女兒少,男兒多,勞動力早就過剩,進廠不但能解決吃飯問題,還能從農村戶口變成城市戶口。對80年代人來說,就是躍入了另一個階級!

蘇城猶豫了一下,道:“進廠指標我能弄到,不過,只有年輕人能去。”

“那肯定的,那肯定的。”徐家人都激動了起來。

茹縣長張張嘴,想幫忙承諾幾個城市戶口,最終還是沒有說出話來。

現在的縣屬工廠還能活下來的唯一價值,就是每年的進廠指標,這是縣衙的一大宗收入。但是,即使茹縣長本人,也不敢承諾一個村子的年輕人進廠。

蘇城如此大包大攬的,茹縣長也不敢亂說話了,暗自想:年輕人有點太急躁了,這麽多人的城市戶口,你不找到省裏面,估計都弄不下來。唉,也不知道公路和學校什麽時候能建起來,就是不能解決全縣的問題,解決一個鎮也好……

旁邊的鎮長鎮委書記,以及幾位鄰村的村長,就只剩下羨慕和懷疑了。他們也都幫人辦過城市戶口,一波三折且不必說,錢也不少花,1988年的熟人價已達1500元,實在不是一般人所能承受的。農民家庭就更是不行了。

即使如此,想掏錢的人還得找關系。

鎮委書記不由想:“就算辦50個農轉非,也要六七萬吧。這個蘇董事長,該不會是騙人的皮包公司吧。回家鄉來騙人,那就太缺德了……”

正想著,“隆隆”的聲音從村前頭傳來。

茹縣長先往酒席上看了一眼,才意識到看錯方向了,連忙扭頭向後。

輕輕的黑煙自村頭的彎道處冒出來。

片刻,一輛碩大的推土機就出現在了眾人面前。

然後又是一輛挖掘機和一輛卡車,卡車上還坐滿了人,並拉著鏟子槌子等工具。

蘇城兩口吃掉碗裏的米飯,笑道:“我請的工程隊,沒想到來的這麽快,你們先吃,我去接一下。”

“修路的工程隊?”

“嗯,先修到省城的公路,再修去鎮裏的。”蘇城邊說邊走。

鎮長和鎮委書記互相看了下,突然覺得十分振奮。對縣裏來說,荊山村是個小地方,對鎮裏就不同了。他們要是修通了鎮到村、村到國道的路,鎮裏到國道也就方便了啊。

鎮委書記不由一陣後怕,剛才幸虧沒亂說話,否則人家非得用裝錢的皮包打自己的臉。

幾個幹部都顧不上吃飯,追了上去。

徐寶明一看,也不吃飯了,拔腿跟上。

後面嘩啦啦的全是扯凳子的聲音。

最少有半數老少爺們,追在蘇城屁股後面,對村民們來說,一頓美食固然稀罕,修路卻是百年難遇的好事。

就是村裏的機耕道,也是公社年代修造的,算算年限,這裏許多人都沒看到呢。

於是,當村裏的大廚,也就是蘇城的遠方表舅徐盛端著菜出來的時候,竟然詫異的發現,有半數椅子都空了。

在土豆燒粉條,都能被人舔幹凈碗底的年代裏,有一半人放棄了肉菜,主動離席,說明了什麽!

徐盛刹那間臉色蒼白,悲痛欲絕的扶住桌子,念叨著:“我做的菜,真的這麽難吃?不可能啊,上次的紅薯燒茄子都被人吃完了,再難吃能難吃到哪裏去,除非……”

他不自覺的看向廁所的方向,端起盤子,悄悄的向後縮,心想:不會吧,這麽多人吃壞肚子了?要不去姑媽家避兩天風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