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1章 模塊(第2/2頁)

“可不是,北大清華和科學院一起出面了,玩科技板塊的,不能不給面子。”楊銳調笑著,表面看不出什麽來。

胡池更擔心了,道:“這不是大家給面子,是對你的信心。你放心,就我所知,領導現在還是很信任你的,你只要認真做研究就可以了。再說了,你的實驗室才剛剛落成,算時間的話,才是起步階段呢。”

胡池所知道的領導裏面,自然是包括喬公了,甚至就是專指喬公的。

楊銳立即回應道:“感謝領導關心,不過,我們已經起步了,進步方面不會有太大問題。”

“你可不要追進度,影響了自己的節奏。”胡池是非常替楊銳著想了。

他是有聯系科學界的經驗的,知道科學研究的很多步驟,其實是可以變化的,但是,最快的步驟不一定是最優的方式,而前期出成績的模式,也不一定有利於後期的研究。

對於現在的楊銳來說,研究做的快,小成果出的多,除了有一點宣傳上的優勢之外,毫無必要。

國內媒體的報道有什麽價值呢?如果真的有必要的話,宣傳陣線上的所有媒體都要一致口徑,胡池很擔心楊銳看不到這一點,而選擇了錯誤的表現方式。

當然,對關系一般的科學家,胡池根本不會這樣提醒。

楊銳不禁笑一笑,道:“我都是按照自己的節奏來做的,你放心吧,我沒理由追進度的。”

“我就怕你關注媒體太多。”胡池的憂心不能說是空穴來風。媒體的力量是很強大的,連篇的贊譽很容易讓人飄飄然,小小的罵聲也可以令人郁悶。

楊銳是在鮮花中成長起來的,掌聲少了都有可能不開心,更不要說最近沒有成果,容易遭罵呢。

大筆的資金和政策投入進來,結果三個月了,就只有一個新實驗室落成的新聞,胡池已經可以想象到媒體的義正言辭的嚴肅臉了。

楊銳卻是笑笑,道:“媒體關注不關注,如果不能影響經費的話,啥都算不得。”

他說著眨眨眼,令胡池錯愕不已。

這與他熟悉的科學家完全不同。

只能說,這是兩個時代的認識的偏差了。

21世紀的學者,最重視的永遠是經費,其次就是實驗條件,有了這兩項,能做出成績的上天入地無所不能,做不出成績的,也能蹭點實惠。

但在80年代,學者們的關注點是截然不同的。因為學者不能自由流動,除了講科學還要講政治,甚至連榮譽的評判都不一定以成果為主,這就讓大家非常注重輿論,不僅注意領導的看法,還要注意群眾的呼聲。

21世紀就沒有那麽多的麻煩事了,學者做出了成績不僅能跳槽,甚至能出國,所以,大家雖然在乎領導的看法,對群眾卻沒什麽畏懼感了,社會媒體更不是第一要務。

楊銳做研究生的時候,經費已然成為了學者的生命線,有了經費才有資格談其他的。當然,文科學者主要還是要講政治,畢竟,他們做的都是主觀題。

在比平時少,但數量依舊很多的媒體的注視下,楊銳完成了剪彩和發言的步驟,宣布8811項目正式進入到了實驗階段。

而對簿耿鑫等人來說,這也意味著保密要求飛升了兩級。

“院子裏的任何活物,哪怕是一只羊,也得是身家清白的。”簿耿鑫在保密科的閉門會議上神情凝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