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0章 最佳方案(第2/2頁)

“那怎麽行,您一個人去多不方便,連個跑腿的都沒有。”周英耀說的相當謙卑,這些天,他可是見到了楊銳的威勢,PCR解決的馬爾勒案,幾乎讓楊銳登上了所有的報刊雜志。這些瑞典媒體,或者介紹馬爾勒案,或者介紹PCR,或者介紹楊銳,或者就瞎編故事,總而言之,曝光率是高的飛起,就連中國大使館,這段時間收到的信件和電話,都是以前的好多倍。

周英耀太知道媒體的力量了,尤其是國外媒體的力量,對於任何一名中國人來說,那都是能帶來質變的輻射。

周英耀甚至一度為楊銳而遺憾,他要是年齡再大一點的話,憑著這股子風,說不定都有資格做中國駐瑞典大使,直接正廳級起步。

當然,周英耀知道這只是一種遐想,而且,隨著他對PCR的了解增多,他也覺得,讓楊銳來瑞典當大使,根本就是浪費。

這種復雜的情緒,讓周英耀面對楊銳,就像是面對領導人一樣。

“今天不知道具體情況,如果要探討PCR實驗室的建設的話,估計會回來的很晚,你們就不要等我了。”楊銳開口說話,周英耀立即聚精會神起來。

“您放心做您的事,我們就在外面等著,多晚都行。”周英耀笑笑,又道:“現在的瑞典治安不能說太好,還是有備無患為妙。”

楊銳遲疑了一下,點頭同意了。

從社會安寧的角度來說,1986年2月以前的瑞典,和1986年2月以後的瑞典是兩個國家。

1986年2月以前的瑞典,首相出門都是不帶警衛的,帕爾梅每天上下班,或者晚飯後遛彎,身邊都不要帶保鏢。帕爾梅與妻子去市中心裏逛街、吃飯,都與平常人一樣,自己開車,自己走路,並不要任何人的陪同。

瑞典人對此也習以為常,他們認為瑞典是極安全的國家,並以之嘲諷美國。

直到一聲槍響,帕爾梅在斯德哥爾摩市中心的一條平靜的街道上被人槍殺。

瑞典人失落之級的描述那個瞬間:“首相被殺害的時候,我們還是一個單純的,聖潔的國家……‘田園詩般的理想國’,突然就被拋進了如此嚴酷的現實中去了。”

在楊銳看來,這或許也是DNA鑒定在瑞典得到了超乎尋常的支持的原因之一。

整個80年代,由於大量移民帶來的社會問題,深刻的改變著瑞典,首先改變的就是它的治安狀況,大幅度提升的犯罪率,令這個只有900萬人的國家焦躁不安。

PCR實驗室,不啻於一個美妙的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