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9章 我贊成(第2/2頁)

“GMP是生產質量管理規範?”

“對,GMP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國內的醫藥公司的主要問題,還是太多了。不論是美國的經驗,日本的經驗,還是北歐的經驗,醫藥公司都是越大越強的,兼並重組也是必然的途徑,國內目前有4000多家制藥企業,實在太多,做仿制藥的仿制藥都分不勻,開發原創藥……”楊銳呵呵的笑兩聲,繼而搖頭,語不驚人死不休的道:“我認為,國內藥企保持在100家左右就很多了,短期內,將藥企的規模控制在1000家是必須的。”

歷史上,GMP制度的推行,將中國的醫藥公司從4000家一路減少到了2000家,而楊銳的態度自然更堅決和激進,畢竟,就目前那些年產值幾百上千萬元人民幣的小藥廠,基本都是地方保護產生的孽種,市場競爭力是完全沒有的,甚至某些藥企現在就處在虧損狀態——在政府公權力提供原料保障,並且藥品采購政府化的情況下,還能產生虧損,這樣的藥企別說價值了,生產出來的都是偽劣產品,只是病患沒有選擇權和反抗權而已。

三位大佬則不由的陷入了深思,喬公更是一下子來了精神,他是贊成對國內企業進行大規模兼並重組的,從醫藥企業開始,則是有律博定的誘因,若是因此而能施行全行業的關停並轉,自然更符合他的施政理念。

湯公和李老的施政理念要更平和一些,但楊銳的說法,卻讓兩人的立場發生了動搖。

的確,4000家制藥企業確實是太多了。

中國的經濟政策一向是傾向於大而全的,因為計劃經濟的體制下,小而美的公司幾乎是不存在的,而且意味著高到難以達到的管理成本。

中國的鐵路業,重型機械制造業,石油業、金融、通信、航天等領域,都是一家獨大或者數家壟斷的模式,就目前來看,還都是運作的比較好的行業,尤其是相比煤礦、紡織之類的行業,管理效率和利潤率都好的不是一星半點。

醫藥行業要發展,4000家制藥企業肯定是不行的,甚至可以說,4000家藥企的存在,讓整個制藥行業的生存都受到了挑戰,現在是有國外的外包訂單,讓許多藥企都活的頗滋潤,但就依靠這樣的低端進出口,又能延續多久?

因此,縮減藥企的規模幾乎是必須的。

湯公和李老連續問了好幾個問題,在楊銳作答之後,漸漸的陷入了沉思。

喬公趁熱打鐵的道:“楊銳,關停並轉是個大命題,你也談一談。”

楊銳猶豫了一下,道:“這個是管理學方面的內容。”

“你就談藥企的,醫藥行業是你的本行嘛,再說,你之前不是就有這方面的建議嗎?”喬公毫不遲疑的將楊銳賣到了台上。

楊銳推脫不去,猶豫了一下,道:“就我看來,藥企最需要的是資金,其次才是技術和設備,人力方面的需求是最低的。相比機械制造業,藥企的自動化程度可以提的很高,因此,雖然需要熟練工人,但數量的要求其實是降低的。換句話說,兼並重組藥企,最重要的財務上的統和,其次是技術上的提高和互補,然後是設備的添置和互補,最後,大概是要分流大量的工人。”

楊銳沒有用淘汰或者裁員這樣的詞語,因為在“下崗”這個概念提出以前,工人是終身制的職業,偶爾出現關停並轉的國企,也是要重新分配工人工作的。

盡管如此,分流依舊是一個殘酷而難以避免的話題。

喬公卻是早有設想,看向湯李二人,道:“我看,楊銳說的很有道理,咱們要不做個試點,就用生產律博定違規的京西制藥總廠為試點,怎麽樣?”

“京西制藥總廠的規模很大吧。”湯公擡頭。

喬公就是想要大的,立即道:“大有大的好處,能充分的發現問題嘛。再者,衛生部報上來的處理意見,就是關停並轉,這是現成的試驗材料。”

湯公沒說話,李老卻是開口道:“我贊成,不過,不能簡單的關停了事,就是處理,也要處理的有意義。”

“我贊成,我們可以現在就分析一下。”喬公來了精神,兩只眼都在冒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