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8章 依據文章(第2/2頁)

可楊銳不同。楊銳是PCR的發明人,楊銳還是基因組學的開創者。

達爾貝科是自始至終都關注著楊銳的研究的,就目前做基因方面研究的學者,沒有不關注楊銳的工作。所謂樹的影人的名,楊銳在過去兩年裏的表現,決定了他的思想的價值。

假如讓達爾貝科選擇,誰最有資格估計基因技術的發展速度,楊銳或許不是第一人選,但是,假如要讓達爾貝科在自己和楊銳之間做一個選擇,他更相信楊銳。

所謂術業有專攻,達爾貝科在基因領域,尤其是基因技術領域的研究,遠沒有楊銳深入,而且,達爾貝科已經不再年輕了。

一名學者的研究生命可以持續的很久,但要依靠自己,特別是依靠自己的智力和體力來完成研究工作的,年齡通常都在40歲以下,起碼是50歲以下。

這是學者的黃金年齡,超過了50歲的學者,可以做一名稱職的學術帶頭人,可以做一名稱職的實驗室管理者,可以做一名稱職的項目管理者,但並不適合否決精力體力和智力正在巔峰狀況的學者的學術成果。

“你認為采用技術先行的手段,我們用幾年時間,能趕上技術並行的成果?”達爾貝科心裏已經有了傾向性。

“三年時間。如果第三年開始進行測序,到第三年末,完成百萬級別的堿基對測序不成問題。如果第三年不進行測序,第四年的上半年開始,有機會完成千萬級別的測序。”楊銳對此很有自信。人體基因組計劃是一個非常龐大的項目,這也就意味著是一個人員和經費非常充實的項目,只要選擇正確的方向,出成果是非常快的。

“你的預測,是有依據的,對吧?”

“當然。”

達爾貝科思考良久,承認道:“如果真的能達到千萬級別的測序速度,你的方案或許真的更好。”

他擡起頭,道:“你願意就此寫一篇文章嗎?”

“沒問題。”楊銳訓練了這麽久,寫一篇文章是手到擒來,至於依據,事實如此,要證明並不困難。

“我們北大會全力配合。”蔡教授適時的將之變成了合作項目。

楊銳無所謂的道:“那就以離子通道實驗室來做吧。”

蔡教授點頭道:“我同意。”

達爾貝科當然更無所謂了,確定了此事,更加積極的詢問了起來。

在他心裏,也有一個念頭越聚越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