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2章 楊銳是天才(第2/3頁)

“我們繼續。”楊銳打斷本傑明的話。

“嗯?”本傑明不理解了。

楊銳道:“我對PCR的市場預估,與杜邦是不同的。”

他看向本傑明道:“如果兩千萬或者三千萬能打出一個壟斷市場,我沒有問題。”

話雖如此,楊銳心裏卻是一陣肉疼。然而,生物技術領域和制藥行業就是如此,這是超資金密集型的產業,有純粹的生物技術公司的參與,有大型制藥公司的參與,也有銀行和財團的參與,還有華爾街的參與,沒有錢的公司,或者舍不得錢的公司,根本看不到未來。

世界上有些行業是有錢也花不出去的,比如商品流通、機械制造甚至房地產業,他們對資金的容納都有極限,比如百億千億或者萬億,再多下去,要麽管理會出問題,要麽供應和銷售會出問題,但醫藥和生物技術領域是不一樣的,這個行業多少錢都花的出去,因為人類的疾病實在是太多了,而想要活久一點的人總是大多數。

不管是人體基因組計劃,還是基因克隆,又或者癌症治療,再或者傳染病控制,轉基因研發,這裏任何一個領域敞開了運轉,都有能力將全世界所有國家的國庫開銷個幹幹凈凈,事實上,歐美各國的養老危機和醫療開銷,大部分都是將錢用在了生物和醫藥領域。

而從這筆龐大的資金中,哪怕只是泄露出些微的資金,也足夠雇傭律師們在法庭上興風作浪了。

楊銳如果沒錢,那再不樂意,也只好簽和解協議,而且,他的錢越少,他簽下來的和解協議就越吃虧,杜邦說不定敢要求自己拿70%。

這就是制藥領域的遊戲規則。

不過,楊銳對PCR的認識,與杜邦的認識,卻是有巨大的偏差。

杜邦並沒有將PCR看做是30億美元的市場,如此一來,他們也就不會投入超規格的資金來打官司。

楊銳咬咬牙,道:“華銳正在出售去鐵酮的專利權,一旦成功,這筆錢可以列入預算。”

“多投入兩千萬或者三千萬美元,就為了PCR的30%的專利費,值得嗎?”本傑明問。

現在簽訂協議,楊銳除了30%的全球專利權以外,沒有其他的損失,從本傑明的角度來看,也算是難得的勝利了,所以,可能的支出,只是為了這30%的權利,這未免有些不值得了。

楊銳道:“我覺得值得。”

“好吧,我繼續傳喚來自中國的科學家,希望他們能給我們一些好消息。”本傑明並沒有完全相信楊銳的決定,不過,贏的漂亮一些,是有助於阻止杜邦的野心的,他也因此將目光重新放回到了法庭當中。

撒尿時間結束,法庭中再次塞滿了律師學者和記者們。

本傑明首先傳喚了蔡教授,待他宣誓坐於證人席以後,問道:“蔡教授,歡迎你來到美國,據我所知,你是中國最好的大學的生物系主任,對嗎?”

蔡教授沒有謙虛的道;“是的,我是北大的生物系主任。”

“您也是中國的國家院士,對嗎?”

“中國叫做學部委員,是的。”學部委員是來自蘇聯的頭銜,有類似的英文用來解釋。

本傑明點點頭,繼續問道:“楊銳進行PCR研究的時候,在北大生物系讀書,你了解他的工作嗎?”

“了解。”

“你認為,他掌握的知識和能力,是否能夠完成PCR的研究。”

“當然,毫無疑問的能夠完成。”蔡教授頓了一下,道:“我首先想向在座的各位、法官說明,你們不能以常理來猜測楊銳的能力,因為他是一名天才。”

“天才似乎很難證明。我們經常說人是天才,但似乎主觀的感受偏多,您有客觀的說明嗎?”

“當然。第一點,我想向大家介紹一下中國的高考,這是一種類似美國SAT的考試制度……”

“我反對……”杜邦的律師站了起來。

“我想聽聽。”法官擺擺手,這種專利案件通常都是沒有陪審團的,法官做最終判斷,也相應的更加靈活。

律師坐了下來,蔡教授繼續道:“據我了解,美國的SAT,每年都有幾百人能得滿分,而在中國,我們也有類似的考試制度,所不同的是,為了將學生分層,我們的題目有難有易,尚未出現過有學生並列第一的情況。因此,我們將每年的全國考試的第一名,稱作是高考狀元。”

蔡教授停了一下,面對法官道:“成為中國的高考狀元是非常難的,中國每年應試的學生總人數超過千萬,其中,只有第一次考試分數最高的三分之一的學生,能夠進入最終高考的考試環節,而從300萬或者四百萬人中,脫穎而出,成為總分第一,我想,無論如何都稱得上是天才了吧。”

大家都預料到了蔡教授想說什麽,不禁屏息凝視,記者們尤其亢奮。